广西针灸推拿理疗系统学习班
目前中医针灸、美容养生、健康调理、减肥等技术风靡全球,效佳安全,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美容的理念;但由于很多从业者没有真正掌握其精髓,而引发市场信任危机;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养生美容从业者的技术水平,本班通过汇集湖南省针灸学会、广西针灸学会、*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数位权威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一套专业、规范、全面、易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简便实用、效果显著,深受广*员欢迎。
课程内容:
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脏腑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解剖学、针灸治疗学
所讲病症:男科、妇科、中风、面瘫、肩周炎、颈椎病、腰痛、胃痛、高血压、失眠、头痛、黄褐斑、痛经、前列腺炎、胃肠疾病等临床各科常见病症。
针灸美容减肥技术:针灸面部美容(祛痘、祛斑、去皱纹)、埋线减肥、刺络放血等。
针灸康复技能:毫针、腹针、靳三针、平衡针、火针、耳针、三棱针、皮肤针、艾灸、拔罐、刮痧等。
技能培训: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互相划经点穴,实训操作反复练习,掌握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要领,授课老师手把手教学。
费用:7800元(一次交费,终身免费复训)
考取资格证书:针灸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医药学会颁发。)
上课时间:每个月两期,每月15号,30号开班,每期15天。
针法特色
《黄帝内经》为针法理论的形成时期,“九针”中的毫针应用最广,后世针法多指毫针手法,其它针具可用于放血、排脓、利水、按压等。该书对揣穴、进针、行针、候气留针、出针等针法都做了详细描述,整个过程中强调治神得气的重要性。“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针法需要依据脉象、病情、体质,同时注重四时、环境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刺法方面结合疾病部位、病情、刺激方式等提出“五刺”“九刺”“十二刺”“三才刺法”等;补泻方面提出了“虚则实之,盛则泻之”的补泻原则,补泻手法主要是呼吸、迎随、徐疾、开阖、捻转及导气法;辅助手法方面有循、爪、按、摇、进、退、伸、推、弹、扪,为后世“下针十四法”和“下手八法”奠定了基础。
《难经》主要是阐释《黄帝内经》要旨,在此基础上也有—定的发挥,针刺操作方面更强调左右手配合使用;在补泻手法上提出“推而内之,动而伸之”的提插补泻手法,“泻南补北”“子母补泻”“营卫补泻”等,均对后世手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针灸甲乙经》是对前人的总结归纳,在针刺手法发挥方面主要是对浅深刺法和留针法的贡献,根据穴位部位的肌肉丰厚程度、疾病特征等确定浅深刺和留针时间,对后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操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此外对诸如赞刺、豹文刺等刺络法的工具选择、操作、禁忌等也进行了大量的描述。
尽管这一时期针法理论已经形成,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具有完整的体系,比石器、青铜时期有了跨越式的进步,但从历史纵向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针刺操作手法可以看出,这—时期的手法轨迹主要是直线型,均以提插类手法为主,直入直出,对很流畅的捻转类手法则较难实现,针体难以实现卧倒、扭曲等形式,这可能与此时期冶铁合金技术尚不能生产出具有较好韧性和硬度的合金针有关。
隋唐至宋金元时期
历史背景
唐代针灸*得到官方重视,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搜集、整理,对当代经验也认真总结,针灸在临床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战乱不停,针灸发展再次进入低潮,至宋朝再次迎来—定的发展,特别是北宋时期,各种制造业相当发达,*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就产生于这时期。唐代太医署设立了针灸博士、助教、针师等,官方专门针对针灸穴位和图书进行了考证,出现了很多关于针灸的著作,其中《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记载了大量针灸学内容。这些书籍中主要介绍经络穴位知识考证,临床各科的应用,并且主张针、灸、药结合,还记载了“火针”的使用。宋代针灸也得到官方重视,王安石变法后重视针灸医学的教育,太医局设置了与大方脉等并列的针灸专业,组织编撰考订前人针灸著作,铸造针灸铜人,绘制经络穴位图等。金元时期上承北宋,下至明朝,这时期医家相当一部分经历了北宋的针灸学术继承,同时在后来的战火中又得到了长期的实践,战火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医籍的流失,因此,到金元安定时期,医家们总结经验,各抒己见,学术纷争,门户林立,涌现了很多名家,如张子和、李东垣、刘完素、朱丹溪、窦汉卿、何若愚等。
针法特色
唐宋时期针法相关记载相对较少,但有学者认为,真正的“捻转”手法形成于此阶段,因《黄帝内经》虽有“切而转之”“吸而转之”等记载,但是那时期的针具源于砭石,难以形成便于捻转的针具,在出土于内蒙古达拉牧区的青铜针与河北满城刘胜墓中的金针均表明当时针柄为方形,只能实现转动手法,难以实现旋转的捻转手法。《普济方·针经》记载了捻转手法,如“下针之时……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动,右手执针,象其天而运转也,于此三十六息。然定得针,右手存息捻针”。捻转手法为继提插手法之后的第二大基本手法,对后世手法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太平圣惠方·针经》中还强调了针刺补泻时首先应得气,“得气即补”“得气即泻”,同时也出现了补泻手法的交替使用,为复式补泻之先河。此外,三棱针、巨刺、针刺禁忌等也出现了实际应用的描述。
金元时期针法理论和运用得到了空前的创新与发展,可以看作是针刺手法的成熟时期。在配穴方面,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结合时辰气血流注取穴,张子和、刘完素、朱丹溪善于取一些特定穴位刺络放血,李东垣善于取治疗脾胃相关的穴位,王好古善于五输穴的补泻运用,张元素喜用五输穴“接经法”等。辅助手法方面,有“循扪弹怒”等,针刺强调得气原则,并指出得气时操作者针下有沉、紧、涩、如鱼上钩的针感。行针手法方面有动、退、搓、进、盘、摇、捻等法。补泻手法上,这时期对呼吸、迎随、捻转、提插等补泻手法相互配合使用的复式手法比较广泛,此外窦汉卿明确提出“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强调了手法才是决定因素。此外,透穴法也首次出现于这—时期的《玉龙歌》。
除上述外,金元时期颇具影响的针法成就是捻转补泻法的诞生,是在唐宋时期捻转手法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捻转补泻法首载于《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是与提插补泻法并列的两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补泻手法,该手法的产生从理论上与古代的天文学、元气学说、气旋学说等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笔者认为当时冶炼技术工艺为捻转补泻法创造了物质条件,捻转补泻法不同于以往的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讲究垂直方向的力度变化,毫针针具只要求针身光滑、针体细、针尖锋利即可达到,捻转补泻法要求螺旋状的针体运功,毫针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韧性度和硬度。宋金元时期,金属冶炼加工技术较为娴熟、精细,许多生活、生产物器的形制加工技术已与近代比较接近,不同于以往的古朴风格。人们采用复合材料改良了工具的综合机械性能,道家“刚柔相济”思想在冶炼中得到充分体现,坚硬度、韧性、锋利都得到了提高,出现了铜铁拔拉技术,金属表面的镀金、镀锡等处理技术。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捻转手法所需针具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可能是这时期手法繁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