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管理专业中专学校 *招生简章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学校网站。计算机房有电脑100多台,设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音乐室和形体练功房。自1984年开始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以来,先后开办了电子计算机、幼师、铁路运输、旅游管理与服务、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继2004年开办长沙市中等职业教育第几个航空服务专业后,又相继创办了航空票务和海乘服务专业,填补了长沙市中职教育的空白。
教学条件: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学校网站。计算机房有电脑100多台,设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音乐室和形体练功房。自1984年开始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以来,先后开办了电子计算机、幼师、铁路运输、旅游管理与服务、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继2004年开办长沙市中等职业教育第几个航空服务专业后,又相继创办了航空票务和海乘服务专业,填补了长沙市中职教育的空白。
基础课程:
素描(石膏、静物、速写)、色彩(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课程 文化课程、电脑软件应用(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or)等。
设置 专业课程:
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品牌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印刷品设计(画册、印刷、DM)、印前印后等,
环境艺术设计 园林方向.乡建方向|北京安哲
湖南教育管理专业中专学校 *招生简章
工业设计
专业类别: 机械设计制造
专业方向: 工业设计
专业院系: 装饰艺术设计系
工业设计专业介绍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狭义工业设计的定义与传统工业设计的定义是一致的。由于工业设计自产生以来始终是以产品设计为主的,因此产品设计常常被称为工业设计。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采用斜线构图形式画面的重要构架线是按斜线走势运行的,因此其具有斜线的特点,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较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动感,画面也会显得很活泼。而且无论是从下到上还是从上到下的斜线,都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能牵引观者的视线,常用于表现运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等场面。当画面过于简单、平淡时,不妨运用斜线构图,以此打破画面的平淡感。
斜线构图的特征是,画面中的主要趋势线呈现为非水平的倾斜状态。趋势线就是我们凭直觉观察画面,所感受到的整体的线性引导状态。斜线构图的目的是,调整趋势线的角度,使之发生倾斜,从而获得画面的动感或不稳定感。
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视觉经验里,倾斜的表面总会给人以"东西在上面放不稳,容易滚落的印象,这种印象代入构图中去的时候,倾斜的动势线就容易产生比水平动势线更多的灵活的感觉。
2.语文
课程名称
语文
开设学期
第1、2、3、4、5学期
参考学时
总课时为270(基础模块144+职业模块(54+72)),建议学期周课时分别为4、2、2、3、4。
课
程
目
标
素质目标
1.具备深刻、敏捷、灵活、批判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2.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提升审美境界,在生活、工作情境中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现美、创造美;
3.具备理解文化的意愿和学习汉字、汉语与*传统*传统文化的兴趣;
4.初步具备对*文化的理解吸收、传承和发展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培育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
1.熟悉《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的汉字,了解汉字特点;
2.掌握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口语交际要求;
3.初步掌握文学作品欣赏方法和浅易文言文阅读方法,积累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
4.掌握基本听、说、读、写的方法;
5.逐步认识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1.具备整体感知和领会文本的能力,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阅读总量不低于 100 万字;
2.具备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需要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能进行介绍、交谈、即席发言,写作条据、书信、总结等应用文,语言表达清晰通顺。能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
3.具备对语文课程涉及的文化常识、文化现象进行梳理的能力,背诵、默写课本中的名句、名段、名篇,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具备感受和理解文本中蕴含的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的能力,增加文化积累。
主要内容
1.语感与语言习得、整本书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职场应用写作、微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2.中外文学作品、古代诗文、*革命传统作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科普作品、古代科技著述选读;
3.进行口语交际、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训练。
教学要求
1.借助语文课程这个载体,结合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将思政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
2.开展以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为主要方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写听说活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利用超星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3.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