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孩子对*生活的向往之情。
典型事例:开学前几天哭,刚开学时,个别孩子不想上学,等。
原因分析:学校对于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缺乏安全感。
对策: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
大 家还记得孩子刚入幼儿园的情形吗?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幼儿园是个多好的地方,老师带着小朋友唱歌跳舞,让他们向往着到幼儿园快乐的生活。现在 同样,我们也要让孩子先向往*生活,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平常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了,爸爸妈妈真高 兴!”“我们家要有*生了,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以后啊,肯定比爸爸妈妈懂的还多!”,通过这样的一种激励的语言,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 为自己上*自豪。这样他们就会有即将成为*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而不应该用负面的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不听话,以后让*老师管你,*老师可厉 害了!”“你光玩吧,你玩不了几天了,到*有你受的!”用这样的话吓唬孩子,他们就会形成对*的反感和恐惧。
总之,入学前,家长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幼儿园结束要上*,学校是一个好地方,有许多同学在一起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学到好多知识和本领,通过家长绘声绘色的形容,激励孩子渴望早日到学校学习。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除 了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咱们家长也要做好心理过渡的准备,在幼儿园是2-3个老师管理着30几个孩子,而到了*是1个老师看着接近50个孩子,所有的小 学老师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独立性非常重要,*生会碰到很多障碍和困难,要独自面对和解决。
典型事例:家长帮孩子背书包、家长帮孩子收拾书包,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家长不陪孩子不会做作业,忘记带书、忘记带各种物品等,家长喂饭,家长帮忙穿衣服等。
造成原因:家长不放心,不放手,包办代替太多,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其根源是家长不尊重孩子,没把孩子看作是真正的人。*的结果不仅是孩子们生活不独立,而是精神、思想不独立,依赖性强,不会选择和处理任何事情。
对策: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建议家长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子。
2、自己吃饭,并且不挑食。
3、早睡早起,晚上按时睡觉,并且要独自睡觉。
4、自己叠被子。
5、玩具玩完后,自己收拾好。
6、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例如:扫地、摆碗筷等。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也让孩子们有一种“我是家庭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识。
当 然,刚开始时,家长要教给孩子方法,允许孩子出错,给孩子时间慢慢练习,而不是嫌弃孩子干得不好,干得慢,就去帮孩子的忙,从而丧失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 大好时机。相反,我们应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他,相信他能干好,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总之,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我长 大了”的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以此来慢慢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记 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真正进入了*之后,一个月左右我们还是能 发现孩子之间的差距渐渐拉开。老师们口中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没有几个是因为智力上的问题,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习惯而导致各方面成绩下降。所以,请各 位家长从现在开始,注重培养孩子以下几个习惯:
1、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爱 读书的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具体表现在他们课堂上积极发言,语言能力很强,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强,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较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我们中心园的丛园长就非常注重引领孩子及家长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论是图书漂流,还是范路明教授 的讲座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投入到爱阅读的行列中。如果家长与孩子能一直坚持下去的话,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益匪浅的。尽管你工作 忙,没有空读书,但为了孩子,请从现在开始,每天晚上请抽出20到3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这样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孩子爱读 书的好习惯,一举两得,其何乐而不为呢?
2、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在 *新生中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尤其突出,有的孩子坐不住,总是东扭西晃,有的总爱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更多的孩子表现为:手里总有东西玩,一支铅笔、一 块橡皮他们都会玩得津津有味。有时,老师把他的铅笔、橡皮没收了,桌面上没有了东西,他就用两只手在一起扣着玩。我班曾有位这样的学生,毫不夸张地说一节 课最多能坐5分钟,我刚刚提醒他做端正听讲,转过身,他又开始在下面玩。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得到奖励也很羡慕,也想要,但我问他为什么不认真听讲, 还要玩呢?他回答说不知道。其实就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难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集中注意力。老师不能因为这一个孩子就影响整个的教学进度,这样的孩子就 被落下了。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我们可以搞一些活动,比如下棋、画画、听故事等等,在活动前设定时间要求,如果孩子坚持下来, 就给予适当奖励,反之则施以一定惩罚。最初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和活动难度,直到孩子能独自坚持25-30分钟不觉得疲劳。比 如和孩子交谈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从简单到复杂过渡,比如:请你拿三本书给爸爸;请你拿三本图画书给爸爸;请你明天早晨拿三本图画书给爸 爸,逐渐增加语言的难度。还可以在讲故事结束,根据故事内容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比如:你从哪儿看出小熊很聪明啊?等等。这样,孩子来到学 校后,会慢慢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3、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当 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孩子们玩这些电子产品的年龄也越来越早,再加上孩子们读书写字姿势的不端正,让 孩子们的近视率也明显增加。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如果平时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姿态,长此以往会导致脊柱变形。请各位家长朋友从现在开始,注意纠正孩子的 姿势: 1坐姿正确,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足安。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 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总之,好习惯的养成需家长一点一滴,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才行。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四、几个温馨小提示:
1、学习用品的准备
学 习上需要为孩子准备:1、拼音本,拼音田字格本,田字格本,条格本。2、铅笔5——6枝,尺子一把,橡皮一块。*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家长 在购买学习用品时不要过于追求花哨和功能的繁琐,例如:一*不要使用自动铅笔,不建议使用较大的多层书包,购买转笔刀放在家中使用,购买标签,在孩子 的使用物品上标记班级姓名,不要使用铁尺子,防止孩子之间互相戳伤,保护他人,(不给自己招惹麻烦)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
2.知识准备。
语文:汉语拼音方面:提前自学一下汉语拼音。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识字量,增加孩子的阅读能力。
数学:会数1--20各数;能计算1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10以内的要求张口就来。
其他方面:会写自己的名字;知道父母工作单位、电话以及家庭住址。
3、学习用品的整理
入学一周内,家长可以帮助整理书包,提醒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一周以后,家长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包括削铅笔,按照课程表准备第二天的书本、 学具,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的能力增长了,自己独立完成就好。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您的孩子能力比较差,或许在更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一定 不要看见孩子的速度过慢家长就全权包办,这是在滋养孩子懒惰和依赖的坏习气。
4、晚上的家庭作业
一 *的孩子一般不留书面作业,但有口头作业,比如:读的,背的或说的等作业。另外,孩子白天没有完成好的写的任务也需要家长晚上回家督促其完成好,否 则,学习上可就要落后了。孩子上*之后,我们家长也会感到比以前累了,因为*和幼儿园有很多不同。做好心理准备并不单指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要做 好准备。
我们家长现在很轻松,接了孩子回家玩一玩,休息休息,偶尔有作业拖拖沓沓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就不同了,我们通常都说:“孩子上 了*,我们(家长)就上了套了!”因为上了*,孩子每天回家都要预习、复习、练习,巩固这一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家长要做督促和辅导的工作,所以也会感 到压力加大了。(举*拼音教学的例子)看到孩子的变化,有的家长不免会心烦,产生迷惑:“为什么孩子不如以前听话了,可爱了?”“我的孩子原来在幼儿 园挺好的,怎么现在不是班里*的了?”等等。有些家长就会失去耐心,也加大了孩子的压力。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应该 有意识的向*过渡,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晚上都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读读汉语拼音,也可以是练习数数,就相当于*的作业一样。培 养他们每天完成任务的习惯,以此来做好*的衔接工作。
5.注重孩子的“*次”
当孩子上学后*次受到表扬、做了好事 、*次自己完成作业、*次全做对作业等等,家长一定要予以大肆表扬,也就是赏识教育,孩子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孩子*次耍赖、*次不完成作业、 *次边玩边写作业,家长绝不能妥协,而要待他安静下来,对其讲明道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听你讲道理。
6、向孩子的班主任介绍孩子的基本情况。
如孩子是否有某种身体缺陷和慢性疾病,如果知道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体育活动时就会关照,家长还要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品德状况,不要隐瞒孩子的缺点,向老师说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最 后,我想说的是,家庭是孩子的*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你要求孩子不说脏话,而自 己却脏话连篇,您说,孩子能做到吗?所以请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得先做到,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 位优秀的家长,就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来做那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