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女性,一个科研上出色的女博士多多少少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做到平衡事业和家庭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喊了百年,可是也许只有每一个成功男性像如今的每一个成功女性那样会被追问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时,我们才真正迎来了“男女平等”。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总结的非常好,过度强调女性平衡事业和家庭,只能是给女性加压,而为男性和社会减负。 恋爱和婚姻本是场浪漫的旅途,但是随着两个人的结合,婚姻带来的生儿育女和料理家务的繁琐家事却总需要人回归现实。现代社会的发展将女性推向社会和世界,与男性共同争夺紧张的就业资源与机遇,与此同时又要求女性近乎完美的处理家事,却鲜少有人以同样的标准要求男性。 女人,回归了事业;男人,却没有被拉回家庭。一个男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他就可以被打上成功男士的标签,而不会有人去关心他在教育子女上付出了多少心血。 常有人说,现如今,女人可以顶半边天。我身边一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师告诉我,女人已经不仅仅只顶半边天了。在大多数家庭分工里,女性承担了大部分甚至接近全部的子女教育和家务劳动。除了来自家庭中父母子女配偶的各方压力,女性还需在工作中与男性同事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现阶段的大多数的家庭都进行着丧偶式育儿模式。这种情况在“双博”家庭更为显著。“女博士读书生娃两不误”的美好命题还只是个例,本来一边生娃一边工作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因为各方的各取所需常常让女博士陷入两难的境地。 博士的入学年龄基本在24到28岁不等,这本就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黄金年龄。然而,博士课业压力大,边结婚生孩子边读博慢慢成为闲谈。因为现实竞争是残酷冷血的,科研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没有哪一个课题会因为你要结婚生孩子会自动往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导师会在招生时考虑女生是不是要在读博期间怀孕生子的问题,因此导师在同等能力水平下当然会优先选择男学生,甚至有导师已经不愿意招收女博士。所以有女博士选择读完博士再考虑生孩子,可是这又陷入了用人单位新一轮的“优胜略汰”,所以女博士和生孩子组合到一起发展成了一道选择题: A.生孩子就不读博; B.读博就先不生孩子 竞争世界是残酷的,尤其对女性。我不禁要发问,是什么造成今天这种残酷的局面?我们如何解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用考虑是读博还是生小孩的问题?答案是社会对于男性的定位造成了女博士这种困境。
一个男博士可以在读书期间结婚生小孩,为什么?我们常常*反应会感叹:“哇!简直人生赢家!”,却常常忘记他家里肯定有一个愿意付出更多精力照顾他和孩子生活的妻子,因此,他可以留出更多的精力,一天12小时甚至17小时呆在实验室醉心科研,而回到家仍然有整洁的房间,可口的饭菜,熟睡乖巧的孩子。 当这一切反过来,似乎不可思议,而且极大可能女博士会被家人抱怨不负责任不顾家。实验室一位女博士妈妈不管她最近的课题进展有多难,她仍然需要给家里小朋友穿戴整齐收拾完毕才能到实验室,晚上7点前必然回家哄小孩吃饭洗澡睡觉;身边一位相熟的博士师姐读博学校距家6个小时车程,连续两周强忍思念没有回家后被家人指责不疼爱小孩,而连续一月没有回家的丈夫却被夸奖说真是积极向上,为了家庭努力奋斗真是辛苦勤奋。 婚姻本是相互扶持,梦想也谁都有,可往往到了需要退步的时候,牺牲的大都是女性。女博士的辛苦并不能够因为女生自己的强大而得到彻底解决,一个家庭,尤其是“双博”家庭的稳态平衡需要男女双方等量的付出,这样,两个人的眼界与思想才是比肩的。 真正好的婚姻爱情观并不是我跟着你,而是我陪你。因此一个女博士的成长与优秀,并不是仅仅靠自己强大能努力完成的,我们需要如同我们支持你们一样来自于爱人和家人的支持,还有社会对于真正男女平等的倡导与保护。 因此,以后请不要问我们作为生物女博士如何平衡科研和家庭这种愚蠢的问题,当这个问题问出口的时候,你就无形地在为社会男女不平等增加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