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家长及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一味的关注孩子的成绩的提高。但是我们却忽略 了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常听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生良好的学 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学习习惯呢?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那么在孩子的学习中到底应该 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良好的纪律习惯是一切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当 前课改的浪潮之中,有的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行为自由,坐姿懒散,甚至可在课堂中任意走动。试想,这样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能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吗?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干什么事情都很随意的习惯:作业字迹潦草、计算马虎、格式随意、随意的删减增添,同时,这样的纪律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品 行的发展,易养成不尊重别人,品行随意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 的,教师要及时指出,并令其改正。只有在学生具有了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培养他们认真审题、认真倾听、认真计算、尊重别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2.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 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 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 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3.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在 教学学习活动中,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课本时要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 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特别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 不良习惯。要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 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用准确的语言讲出来,然后再想一想,把弄明白的道理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 以巩固所学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 各科*特点和*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 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 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4.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 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对学有所长的学生, 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 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深究习惯,哪怕对一个词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 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5.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 *教学中,解决问题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而问题的解决又是*生在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不认真审题,就会造成题意错解、解答错误的后 果。因此,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步, 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 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 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6.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上,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上。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 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因此,在平时的作业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对于一些字迹潦草 的学生要及时提醒,让其改正。其次要注重对学生检验能力的培养。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有多种。拿数学来说,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 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是学生感觉非常困难的,然而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 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 要的。再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 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7.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
契科夫有可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 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 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言语,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 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如:一位老师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请大家折一折,试一试,你能找到哪些 方法?"学生很快找到了三种方法。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看看还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学生经过努力,又找到了别的分法。这样的教学活 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习惯。
8.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 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 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9.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后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10.快节奏有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做到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组织严密,环环相扣,提高教的效率,还要想办 法提高学生学的效率。①竞赛训练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竟赛、游戏等方法,训练做题又准又快的能力。②手势会意法。教师运用事先与学生约定好的,学生能够自 觉接受并领会的手势信号来传递信息,以提高效率。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上多种习惯的培养,以收到的实效,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