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于面临毕业的*生,毕业后的走向,读研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首要选择,因此,除了那些有机会保研的相对少数,大多数人需要考虑的是要不要考研的问题;如果准备考研,该选择怎样的目标,是985/211还是不错的双非院校呢? 从小编对于考研的现实情况的了解来看,对于很多人来说,考研目标学校的选择,往往都会倾向于选择比自己的本科院校要好一些的院校。本科是普通二本的,希望考研普通一本或者211,而本科为211的希望考研985,本科为普通985的希望考研985。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从总体而言,对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是和自己的本科背景有较大关系的。是选择985/211,还是选择不错的双非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起点”。如果你是普通院校的本科背景,则选择不错的双非或者985/211,都是可以的,而如果你是985/211的背景,一般来说,是会倾向于选择更好的985/211,而不是双非院校。 当然,结合自己的“起点”来考虑考研目标院校,只是一个总的原则,现实情况自然要复杂得多。现实中也有二本学生考研985成功的,也有985/211学生进入了双非院校的强势专业,也能如鱼得水。不过,这些例子往往是极少数。 在现实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角度来说,考研目标的选择,在自己“起点”的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多两个档次,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选择规律,因为这样既能在院校层次上获得提升,也能保证一定的成功率(当然也可能选择本校)。 这就形成了一个类似阶梯式的目标选择的场景: 1、三本院校的学生,选择以二本或者一本院校为目标; 2、二本院校的学生选择一本或者不算太强势211为目标; 3、一本院校的学生选择211或者普通985为目标(当然也可以包括本校) 4、211或者985学生选择同层次的更好学校(或者本校)。 据小编的观察,以上的选择路径,是大部分考研学生在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时无形中会遵循的规律,事实上,确实有不少考生按照这样的规律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从考生心理还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来看,这个“无形的规律”都一直在发挥它的作用,可以预见,它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当然,既然只是“规律”,只能是适用性较强,而不可能没有例外,确实在现实中有极少数人例外,有人强势“逆袭”,从普通院校进入名校,但这种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作为考研过来人,小编倒是确实看到过一些人因为目标院校的选择明显不太合理而考研屡战屡败的情况。 比如,曾经有一个三本出身的考生,非要考一所强势211,结果两次考研都失利了,放弃了读研的路子。还有一个更夸张的例子,是一位自考本科的考生,985名校,结果到现在考虑四五次了,连复试都没进过一次,据说还在坚持。像这样的“考研杯具”,其实主要是目标选择的问题。这样的例子有点极端,但也有参考意义和鉴戒的价值
综合上面,考研目标院校该如何选择呢?小编的看法是,结合自己的本科起点和实际情况,建议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有所提升:如果本科背景比较普通的话,建议可以提升一个层次,多两个层次,如果本科背景本来就较好,可以就考虑考研本校,或者选择与本科院校同层次的相对更好的学校。 考研,要有冲一冲的勇气,也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情况而合理选择,不要好高骛远,选择明显超过自身能力的目标院校,尤其是在当前考研竞争很大,而且越来越大的形势下。 你打算考研吗?你觉得考研目标院校该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