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历来是考研中拉分的重要科目,对于需要考数学的专业,专业课和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能否进入复试。但是在备考数学时,尤其是对那些数学基础一般(有些可能*都没学过数学),常常会陷入迷惘和无措:就是明明感觉考研数学知识点复习到了,自己也记住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但做题时仍然不会做,没有思路,不知如何运用?小编以自己亲身经历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研学子。 小编自小数学成绩不错,*也上了个985,不过*期间,小编没有认真学习,可以说小编在备战考研数学时,考研数学是从零学起的,小编所仰仗的就是*、*、高中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直接看的李永乐的考研复习全书。 同大多数人一样,小编在开始阶段屡屡受挫,虽然知识点记得不错,但是做题时就是想不到,或者说那个G点就是care不到。每次看答案时,感觉好容易,但是过段时间再回头做相同的题目,还是不会做,那段时间把小编折磨得吃饭睡觉都在想白天的数学题目,尽管花了很多时间在复习数学上,但是事倍功半,效果很不好。记得当时看完一、遍李永乐复习全书后,尝试做了一套真题,结果就70多分。 看着镜子里厚厚一层黑眼圈的我,小编开始转换学习的思路。主要改变有以下四方面: 重组考研数学知识框架。先前都是根据李永乐的编书思路进行复习,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坚持做题不看答案的原则。以前小编在做题时,如果一个题目做了一会不会做,就会立即参阅标准答案,试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标准答案的方法记住。 高频率回顾和重组知识点。先前复习时,小编追求进度而非质量、追求做了多少题而不是会做多少类题。 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开始阶段,小编对知识点的理解基本都停留在表面上,比如求曲线的渐近线,小编只是把如何求渐近线的公式记住,而完全没考虑这些公式如何得来的,以至于当记忆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时,发现渐近线不会求了,因为记忆的东西多了,大脑中所谓求渐近线公式也变得模糊起来,自己都不确定正确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