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之所以被人们喜爱是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的,如发音酷似人声,音域广阔,能同时发出多声部等。更重要的是小提琴可以把文学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通过各种演技及多种音色的变化表现出来,使人能产生喜悦、忧伤、激动等不同的感受,其感染力是任何乐器无法比拟的,因而世界上几乎每个*都有为小提琴谱写的乐曲。
现在许多的家长都想让自己孩子学习小提琴,但实际接触到它后又会感到有许多困难。若要选择这样一件乐器,家长下决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音乐教育半途而废者不在少数,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比学习小提琴本身更有意义。
学习小提琴不成功的原因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1、不能坚持练琴。2、练琴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具体情况得不到妥善处理,影响练琴的效率。3、家长们由于工作原因而无法督促孩子练琴。
以上三点都是孩子学习小提琴时易遇到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家长首先要有耐心。学习中应尽量少走弯路,但也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老的传统教学方在逐步改变,但也需要有科学的进程。华而不实是不足取的,应从基本功入手,这是每个家长应该与教师配合的。
学习小提琴入门阶段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这一阶段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受点皮肉之苦,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当真或过火,适可而止,否则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小提琴产生反感,那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了。孩子在练习小提琴的枯草练习曲的过程中,由于孩子的天性特点,注意力的短暂性,要耐心引导适当娱乐。还要严格训导,我们常常会同孩子说,不是你拉不好小提琴而受罚,是因为不坚持。每当孩子不集中精神之时,我们总是鼓励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随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于适当目标和积极的鼓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兴趣是很好的老师。家长要随时肯定孩子每日、每阶段的进步,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切不可只把学习小提琴作为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不然,孩子演奏技能的提高与成人对他的期望之间的距离,永远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常此以往,会在孩子心理上蒙上阴影,对他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将造成极大的伤害,得不偿失。小孩在练习小提琴时家长要分阶段给于一定的目标,激发孩子学习小提琴兴趣。实践证明,孩子的精神状态的好坏,决定了每天练琴的质量和效率。
培养自习自研能力提高成功感和学习小提琴的兴趣
小提琴被称为“乐器之后”是表现力非常丰富的弦乐器。引导孩子一定程度地去研究和感知小提琴本身,以及以孩子的视角理解乐理知识,鼓励和引导孩子研究自身喜欢的乐曲,每天练琴时,都以欣赏的态度,尽管孩子的琴技还较幼嫩,但还因该由衷地去欣赏从孩子手上流出的稚幻的音乐。自孩子学习小提琴开始,我们就应该创造一些音乐环境,如听看交响乐和有关小提琴的音乐碟片,潜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增加音乐感觉,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提升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启迪思维
孩子初学小提琴更多是靠模仿和感觉,而不是靠思维领悟,这是由于他们有限的理解力决定的,教师、家长、孩子之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可以增强孩子的语言理解力,并把一些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变成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另外,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手巧心灵。心速的快慢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反应的灵敏度与思维的流畅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都有影响。孩子学习小提琴后,做事的效率变高了,自信心增强了,正象日本儿童小提琴倡导者铃木先生所希望的:儿童如果经过难学的乐器一小提琴的训练,会成为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之门槛效应,即俗语所讲:是非经过不知难。再有,练琴中控制运弓的强弱与连贯,寻找一种和谐的音色和旋律的美,从而不断校正自我的行为,协调手脑,使其更具适应性。
虽然小提琴看似简单,但孩子要想学好它着实不易呢!孩子的年龄也决定了他的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不是很强,因此父母为孩子选择一位受过正规小提琴专业训练的老师非常关键:尚老师不仅对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有专业外,还具备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宽严结合,提倡学生慢练。辅导学生,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努力练琴,迅速进步,同时又不会因为速度太快而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或长期不能解决。
我们若能把孩子学琴看成以琴为载体的人的素质培养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我们的收获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期望。愿每一个学琴的孩子都能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