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基础课
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精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也是未来步入社会的基础,为此,学校着力以公共基础课普测为抓手推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各个教研组组织老师们对公共基础课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新课标确定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对中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将历史,物理,化学、美术等公共基础课按专业要求开设。同时在本学期根据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在教学上加大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上入手,要求任教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探究的时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专业设置
学校立足湖南,立足长沙地区汽车行业前、后市场发展方向,立足园区,专业布局趋向专门化、特色化,2020年专业群建设布局调整为汽车智能制造和汽车现代服务两大特色专业群,群内专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为核心,实现重点带头,整体提升。
(3)师资队伍
以工科类为主的中职学校很难招聘至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如2020年暑假,学校公开招聘的5位临聘教师由于报名人数少,学历结构整体偏低,高技能水平不足,但学校还是克服多种困难、采取学校聘请来校讲座、组织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开展网上研修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还是较前年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的一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教学研究论文本年度达25篇,88人次参加省市教学能力比赛赛课获一二三等奖,6人次参加省市教学技能赛赛课获一二三等奖,教师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比较满意。
(4)课程建设
①在汽车智能制造专业群内实施重构三位一体的模块化组合式专业课程体系。
多年来,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着力构建"素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位一体的模块化组合式课程体系,使课程开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见下图三)。本年度成功申报《车工工艺》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