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定备考,先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劣势。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本科毕业工作满三年就可以报考了。MBA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一般是两年,非全日制是两年半。不少学校全日制,也是在周末上课,只是你不能继续缴纳社保,读全日制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到时候毕业可享受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应届生落户打分。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不得不说这点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MBA其实跟我们常规所理解的每年12月份考研差不多,也是同*考试,*统一卷。*统考有个好处就是不管你决定考哪所学校,你笔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暂时没有选定好学校,只要你想读,那么*步都是准备复习。MBA考试分为两门:综合和英语。综合包括三个部分:数学、逻辑、写作,英语就是考英语二,相对考英语一容易不少。
在了解考试内容后,我对自己做了一个优劣势分析。首先,我的英语成绩还说得过去,这个我背一轮单词,加上做一些真题练习,应该不成问题。其次,就大综合这门来说,因为自己工作原因,写作也不会太担心,了解一些范例的话题以及写法,稍微熟悉一下即可;逻辑我自我感觉还行,但是这个要做一些练习题,要加以训练,*不能裸考;*头疼的应该是数学,很多年没有上过数学课了,很多知识点都已经忘记了,所以就我而言,我当时决定60%以上的复习时间都应该放在数学上。
了解自己优劣势之后,我就像给客户做项目排期一样,给我自己做了一个复习时间表,A4纸打印出来,上面写好本周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一项划掉一项。零散的时间用来复习强势科目,像周末这种有大块的时间就去泡在虹口图书馆,只用来复习数学。
我MBA主要复习资料就是MBA联考教材(红色的),数学、逻辑、写作、英语各一本,一共四本资料。临考试前几天,做了几套英语真题,在复习数学时,除了那本参考书我把每个章节都看了,我还在优酷上搜索了一些老师讲解MBA数学的视频。当时因为时间和精力,没有报辅导班学习,也没有找任何考研的人一起备考交流。是不是要去报班上课取决于个人,我后来跟同学聊天,了解到有不少比我年长的同学,因为离开校园太久,就报班学习,有人帮助梳理,也是可以事半功倍。
工作之后再学习,再安排复习这样的事情,我会当作像做项目一样,基于实际情况分析,列出时间表和复习安排计划,没有人监督,自己管自己,但不得不说,工作之后自己在复习上面,忍耐力、专注力确实比读*时增加了不少,可能是一直做乙方,服务客户做的久了,被虐的多了,哈哈哈。
当时考试的时候,有两个细节自己一直印象很深:一个细节是笔试,很久没有用笔写字,所以会特别不习惯,因为有写作,感觉我手都快写断了,另外也会提笔忘字,觉得很熟悉的字也会写错,这个建议还是多模拟几次。
另一个细节是下午考完英语,我感觉特别好,考完之后我跟纪先生说:"怎么办,我有一种感觉,我英语阅读理解可能是全对哎。"纪先生一脸不信,非常诧异,觉得怎么会有人有如此"厚颜"的自信。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我英语考了八十多(满分一百),虽然我没有核对过答案,不过考虑到大小作文、翻译、完形填空这些肯定会扣分的点,我阅读理解专项应该是没有错误的,哈哈哈哈。
我是选择先笔试后面试的,很多学校是先面试后笔试,要面试通过后才可参与笔试,这个具体看学校的招生章程了解详情。我的复试除了做一份卷子外,面试就是跟老师聊聊工作,聊聊报考目的、出发点之类,总之还比较顺利。
(二)MBA学校选择和学费。
一提到MBA,很多人*反应就是"学费很贵"、"土豪去读",那么像我这种普通小白领,要靠自己交房租,自己养活自己日常所有花销,又花了多少钱去读书呢?
选择学校出发点是了解师资力量,名校情结,可结交的校园人脉,又或者是学费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