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这么多年的课,发现课堂上讲过的知识和做过的题目,如果不是超级简单,很少有全班学生都过关的情况,至少我现在教的两个普通班没发生过。
尽管知道有学生没跟上,但也不能总停下来等他们,还得把教学进度继续向前推,否则连课都上不完。
对于没跟上的学生来说,如果今天没跟上,明天想跟上可能也不容易,毕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很紧密。这样*天过去,他们会感觉自己越来越跟不上,一到考试,他们往往就是临界生和后进生的主力军。
有的人说:"课堂没跟上,课下自己补回来就好了嘛!"事实上没那么容易。抛开学生的自律性不说,真想要补回课程,光靠自己看书做题,他们还真是搞不定。家里有条件的,可能会报个补习班;胆大肯学的,可能会主动找同学和老师请教;剩下的绝大多数,会选择算了,没跟上就没跟上。
如果我们能提供适当的培辅,帮助这部分学生跟上进度,或许就能有效地"抓"好临界生。有的同事也觉得赔付有必要,但是执行起来总是不顺利。究其原因,大致有四个:
1.学生时间紧
像我们这里的学生,在校的*,除了上课以外,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即便一打下课铃就冲出课室,可能厕所没上完,水没打完,上课的预备铃就响了,更何况有时上课的老师还要拖一下堂。
这种情况下,要想培辅很难找到时间。"狠"一点的老师是个例外,他们有的选择用学生的午休时间来培辅,有的把目光投向早读前和晚修前的自由时间,让学生提前半小时回到课室开始培辅任务。我觉得这不是好的选择。
2.老师精力少
数学是三大主科之一,课时本来就多。课时多意味着出资料、备课、改作业等配套的常规工作也多,要投入的精力自然就少不了。
除了教学,我们还时不时要开会和做材料,做班主任的话,琐碎的事情就更多了。如果还要培辅学生,有限的精力是一大挑战,而且年龄越大,这个挑战越明显。
3.缺乏针对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培辅对象的确定。有的老师凭学生的学习表现来选,哪个认真学就培辅哪个,可是有的学生尽管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来,跟得太紧反而让大家都很累,还没效果;有的老师凭学生的考试成绩来选,哪个徘徊在及格线就培服哪个,可是有的学生尽管有实力,但偏偏不自觉,一个培辅任务要跟进很久,才勉强完成,而且质量还不敢恭维。
另一方面是培辅内容的确定。有的老师凭自己的经验来选择培辅内容,觉得哪些题目常考就出哪些题目,这样做容易受个人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某些题目被过度的关注,其他常考的知识点因此被遗漏了。
4.执行不长久
这一点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没有规律。有些老师的培辅,需要学生和自己同时在场,一旦某一方有事,培辅就泡汤,他们有时会让科代表帮忙跟进,但效果就得打折了。还有些老师是看心情,有时心血来潮就抓几天,有时又犯懒,一连几个星期没动静。
另一方面是缺乏流程。有些老师想到一步做一步,有时把学生叫过来,让他默写几条公式就放回去;有时让学生留堂,自己把培辅的内容讲一遍;有时发一份练习给学生,过几天突然想起就催学生交,完成质量不好就骂一顿,有时候忙到忘记,就不了了之了。
想要培辅学生,有没有不那么费力,又有针对性的办法呢?有!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高效且具有普适性的学习策略,那就是提取练习效应。提取练习效应又叫测试效应,它指的是在学习某一个内容时,进行测试或提取练习要比额外的重复学习的效果更持久。简单说,就是学习一个知识点,你给学生再讲一遍,还不如直接考学生一遍来得有效。
用好提取练习效应有四个关键:
一是提取次数。
如果时间允许,提取练习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这不难理解,比如学习勾股定理,你考学生10次,效果会比只考1次要好。
二是提取间隔。
多次提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提取,就是把多次练习集中在同一时间;另一类是分散提取,就是把多次练习分散在多个时间。
研究表明,分散提取比集中提取效果更好。比如一节课把勾股定理考4次,不如分四节课,每节课考1次。
三是提取难度。
你想考学生勾股定理,可以让他们背诵默写,也可以让他们做相关的习题,等等,这些都是可选的提取练习方式。不过要想提高效果,就要尽量保证练习有适当的的难度。
认识科学表明,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呈负相关。练习太简单,学生一下子就想到的知识,往往做完还是记不住;练习有点难度,学生要花一点心思才想到的知识,过后会牢牢记住。当然,练习太难,学生什么都想不出来,也没效果,对难度的把握,我们可以理解为"让学生在学习区练习"。
四是延时反馈。
学生做了练习,我们也应该给提供反馈,起码改个对错都好。除了反馈本身,反馈的时机也很重要。从时机看,反馈包括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有证据显示,对提取练习来说,延时反馈比即时反馈有更好的长期学习效果。
比如你出一道勾股定理的题考学生,学生一做完就批改和评讲,这属于即时反馈,当然有效果,但效果更好的是,你把学生的结果收上来批改,等下一节课再发回去评讲。
我们怎么利用提取练习效应来培辅学生呢?做好三件事。
1.确定培辅内容
首先,找一份试卷,*好选有地方统考过的真题,质量会相对好一些。找到后,把试题浏览一遍,选出值得用来考学生的题目,分成几个题组备用。每个题组*好包括解答题和选择题(或填空题),题量以大多数学生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其次,每节课安排一个5分钟的小测,每次测一个题组。原来我喜欢课前小测,后来对比一下发现,把小测放在课堂*后5分钟更划算。一来我可以在开始前先评讲上一次小测的题目,实现延时反馈;二来不必担心小测会侵占太多课堂时间,因为课堂任务已经完成了。
小测结束后,把试卷收上来批改,因为就几道题,答案不难记,所以改起来也快,我一般花个15-20分钟就改完两个班的小测。改完后,统计一下错得多的题目,从中梳理出学生薄弱的知识点。
两三次小测后,薄弱知识点也积累了一些,这时就在网上找些相应的题目,整合成一张数学培辅卡片,这就是一份有针对性的培辅资料。
2.确定培辅对象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筛选出愿意配合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关注圈。不愿意配合的学生,想办法沟通,争取合作,如果不行,只能先放一放。
其次,收集关注圈学生的历次统考成绩,按这些成绩的中位数从高到底排列,把他们分为*层、及格层、中间层和后进层。
再次,制作数学培辅卡片时,翻翻这些学生的试卷,如果相关题目有较多不过关的,就写在纸上,形成一份培辅名单,这样,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辅对象就确定了。
如果不过关的学生太多,跟进不过来,可以先考虑*层和及格层的学生,等他们上来了,再到中间层和后进层的学生。
3.打造培辅流程
前两步是准备,这一步就是行动。
首先,打印足够的数学培辅卡片,展示培辅名单,让学生自己过来领取卡片。
其次,提醒学生上交卡片的截止时间点,一般给两天时间,至于任务怎么完成,就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只要不违反原则就好。
*后,学生把卡片交上来时,立即当面批改,有必要时聊上一两句,比如给个鼓励、总结教训、提出建议等等。卡片题目少,事先做一遍的话,改起来就不费劲;另外,你想和学生沟通学习的问题,卡片是一份很好的对话材料。
跟进完名单上学生的卡片,一轮培辅就算结束了。如果顺利的话,通常一周可以进行两轮这样的培辅。
有没有发现,其实每节课的5分钟小测,就是有间隔地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提取练习;之后的数学培辅卡片,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次提取练习;试卷上的题目考点多且有梯度,能给学生带来必要的难度;而且每一次的批改和评讲,都相当于给学生延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