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的摄影作品集记录了你创作的全部过程,从确定主题,概念发展,表现方式,前期准备,样版论证,拍摄实施,后期制作和*终排版。看似是一个流程,只要从头到尾走一遍即可得到满意的作品。但是同学们如果真的梦想冲击名校,那康石石必须说,这是不可能的!一个真正完整的摄影作品集项目,其实会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交叉往复,推敲考究、优化概念,直到*终创作出的作品是一件完全令自己满意、丝毫不留遗憾的作品,它对于你自己而言,应该是完美无缺的存在。
关于摄影作品集创作,康石石首先向大家强调几点:
一.明确摄影细分创作方向
在准备摄影类留学申请的时候,目前大家普遍已经了解一个*的作品集对申请结果负有决定性作用,但却往往陷入一个误区:盲目准备作品而忘记初衷。一个高质量、有创意、有特点的作品集固然重要,而在一开始就明确目标和方向更加重要,它决定了你努力的起点,并能保证你付出和收获的成正比。
可是有很多同学会有质疑:我已经选择摄影,为什么还需要明确目标与方向?
随着摄影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专业到今天已变得异常丰富,而国外艺术院校对摄影的区分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已不再是单单"摄影"的研究方向那么简单。因此,针对不同方向的专业,需要准备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集,*忌讳以一套作品类型单一的作品集盲目广泛投递。那么同学们在创作作品集之前的*步便是:首先仔细调研好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及教授的背景,然后针对其教学方向准备对口的作品。
具体来讲,通过对相关专业在不同院校的教学方向的调研,如查阅官网院系概况、教授名单及专业背景、相关的分析类文章、各专业院校的历届排名、摄影艺术家的教育背景等等,再综合考量个人情况,如准备时间、难度、成本、设备等硬性因素,能够在准备作品集之前确定兴趣专业方向。
摄影相关专业和方向大致可以梳理出几类供大家参考:
按作品的*终表现形式划分:可以有以镜头语言为主的图片摄影、视频和多种语言相结合的影像装置。
按作品的创作媒介划分:可以有传统胶片相机、数码相机、其他光学仪器或电子媒体(如扫描仪、投影机等)和综合材料。
按创作内容与主题划分:可以有实验、艺术、纪实和商业摄影等,而它们往下又可以细分出很多,大家在自行浏览院校官网时注意区分。
二.作品的延续和深度——大量实践和反复推敲
国外学生、艺术家普遍对于一件事情的执着和钻研程度总是令我们感叹,那么对于艺术设计创作也是一样,摄影作为其中一门*也不例外,所以作品本身的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结构的严密性也不容忽视,这要求我们以发展的态度进行创作。同一作品,经过不断地拍摄或制作,不断地研究、讨论和改进方案,从初稿到终稿在作品效果和理论支持上都完成较大的飞跃,才有望更全面地展现个人的才华与潜力,甚至得到业内人士广泛的认可,跻身名校,获得*适合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明确专业方向后,围绕主题,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再开始计划方案、实际拍摄和制作。避免漫无目的、碰运气式的扫街类型的拍摄。
大量的拍摄、制作demo、重新审视、思考和修改,保证一个递进式的过程。避免创作方向来回跳跃、对每一个方案都只是浅尝辄止,缺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一个方案深入探究的过程。摄影类的创作因其媒介的特性(可以轻易地得到一张富有信息量的图像),使人很容易能够"偷懒",当发现自己作品略显单薄或立意牵强时就一定要开始反思这个问题。
三.作品的力度
同学们创作摄影作品集时,不仅需要在视觉效果上抓人眼球。同时,更要努力尝试丰满图像背后内在的想法、情感,令其摄人心魄。
在摄影作品中,尤以图片摄影*为典型,以下列举的三项因素对*终表现力负有*为直接的影响:
作品内容的统一,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结构的完整和逻辑的严密。
在图像的拍摄、处理上,需要做到大胆,新奇或富有特点,挑战人的视觉习惯,吸引观者的视线。
*容易被同学们忽视的一点——同一组作品下照片的"量"。同学们不难发现,摄影图片多以"组照"的形式出现(其他类型可看作"系列"等),原因便在于此。在统一整体主题框架的前提下,作品能够展现的方方面面越丰富,信息量越大,在信息的传达、思维的引导和感受的激发等方面的力度越大,越能让观者的视线停留并真正读进作品里去。
以上是大家在创作摄影作品集当中,康石石需要向大家强调的重点,以下是如何创作一本能够打动考官的作品集创作方法论:
确定主题
关于作品主题的确立,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并养成善于从平时积累的想法里发现、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和灵感的习惯,脱离"为创作而创作"的状态, 不将摄影当成完成作业被动地寻找灵感来源。此时应根据兴趣开始进行想法的整理,精简到概念,尝试用思维导图(mind map)对已有概念进行发散,挑选一些分别进行初步的调研。过程中能够发现相对更有兴趣的点,同时考虑实现作品创作可能性,*终选定一个主题。(此处强调"兴趣"是考虑到为了能够一直饱有激情、就这一创作进行下去并进行到底)
概念发展
根据上一步选出的一个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和内容的细化,从艺术家、作品本身、观者(或体验者)等不同角度对方方面面的思考全面而透彻,力求面对观者的质疑能够做到言之有理、甚至见解独到。广泛查阅了解相关理论及作品在内容上的异同和创作思路,尝试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记录文字内容和图像素材,为后续步骤做参考。
表现方式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综合考虑对主题的适用性、自身对不同媒介的掌握程度、不同媒介对主题的表现效果、制作难度等,对作品本身的构成元素类型进行初步选择,然后对*终作为作品集的呈现,进行一个内容上的大致规划。
在常见的图片摄影方面有一个比较容易入手的思路——将创作分为主动造型和捕捉记录两类,即"造像"和"照相",两种工作方式都有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只是所占比例不同。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类型选择,之后便容易很多。当然它们互相边界模糊,也并非全部,同样还有实验影像等方向可以尝试。
主动造型—造像
捕捉记录—照相
前期准备
摄影类作品制作的复杂程度差异很大,根据作品类型,拍摄制作过程,既有可能是非常单纯的以不受时空制约的静物图片摆拍形式为主的活动,也有可能是异常繁杂的受到时机、人力、技术难度或设备材料数量影响的庞大工程。所以在真正开始实地拍摄活动之前,制定一个具体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作品集这种受提交时间节点限制的创作,更是如此)。制定拍摄计划可以考虑以草图和文字描述的形式对拍摄前后的工作及具体拍摄活动的时间、人力、物力安排做一个详细的设想,即*套方案。作品形式不同,具体的设计图、任务时间节点、人力物力清单都会存在很大差异。
样版论证
拍摄或制作一个到多个作品的雏形,尽量保证完整表现目标效果和模拟实际展示情况,综合考虑拍摄/制作难度、主题表现效果、作品集展示难度等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相对可行的方案,进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调整方案改进作品的阶段并进行反复论证,可能出现作品的*、二、三、四版等。对于明显可行性差的方案,考虑颠覆并重新制定方案。
拍摄实施
根据推敲过后*终确定的可行方案,重新绘制、完善拍摄活动的计划书及实地拍摄方案设计图或装置作品的结构图等。
按方案进行图片组照、视频系列的拍摄或装置各部分的推进制作,以达到预期表现效果及质量、完成计划数量为标准,完成一组作品。同时按需要对过程进行影像和文字的记录,如照片、视频、笔记、草图等(注意:需选择*适合*终作品集展现的拍摄角度及写作方式,设计图的品质以清晰传达信息为基本标准,加入平面设计则锦上添花)。
后期制作
作品主体制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应不仅仅以完善作品本身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以保证作品集*终呈现效果为标准将作品本身的细节或作品的记录进行高品质控制并进行后期处理润色。
例如:
图片摄影或图片记录导入Adobe Photoshop、Lightroom等图片软件合成多个素材、修饰瑕疵、去除不必要图像信息、突出主要特点、加入图片风格等;
视频类导入Adobe Premier、AfterEffects等进行剪辑、图像调整、其他元素如文字、声音等的添加、图像风格调整等
装置作品主要考虑在拍摄记录观察角度下,修饰所用材料和设备的外观,清理杂物、隐藏不关键设备、突出关键元素,保证影像元素的显示效果等方面。
Tip:*终所有文件按学校官网文件格式和大小要求或作品集排版需求输出不同版本分类保存。
*终排版
摄影类作品集展现没有非常固定的形式,根据作品的特点:
以作品陈列的方式,将摄影作品依据各个项目放置于作品集中。
正向陈列:对整个创作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行充分展示,即每一组作品的前期准备材料、设计表现和过程记录(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整理,通过平面设计再呈现为一组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