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学生是自愿失学,没兴趣,就不学了。怎么按照义务教育法解决这些问题,让他有兴趣学习,把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3.4%提高到95%,这是一个大的‘硬骨头’。"在党的十九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列为教育领域三个*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8%以上,巩固率达到93.4%以上,这二者之间的差距,主要差在*阶段辍学学生比较多。100个孩子中,约有6个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部基教司相关负责人判断,因厌学或学习困难辍学的学生可能占到辍学学生的60%以上。厌学或学习困难取代贫困成为辍学首要原因。厌学、学习困难折射了哪些教育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厌学辍学的"*"现象
每年开学季都是宁夏彭阳中学教师陈老师*忙的时候。除了做好新学期准备外,把不想上学的学生劝回学校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全校80多个老师,20个左右保学对象,三四个老师一组,全县各乡镇到处跑,摆事实讲道理,*后孩子只要回去,上*学发10块钱生活补贴。忙上半个月,能劝回60%,剩下40%怎么劝也劝不动。"
陈老师的学生郑裕生曾辍学两个月:"学不进去,高中肯定考不上,得考虑以后干什么。"而在彭阳一所小规模*,每年50多名*毕业生,读普高、职高、技校的总共只有20人左右,超过一半不再读了。
东北师范*博士苏刚在吉林省调研发现,在*辍学的学生中,厌学辍学学生比例为63%,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辍学占25%,家庭贫困辍学仅占7.3%。
*教育科研究员储朝晖介绍,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越是基层学校,向高年级升学时厌学辍学的情况越严重。"在部分偏远地区乡镇以下*,有*之二的学生在*以后流失。一方面是学生长大了,就会权衡读书的收益,一方面也是读不下去了。"
陕西师范*教育试验经济研究所一项针对晋陕冀浙四省262所农村*的调查称,样本农村地区*阶段学生累计辍学率在17.6%至31%之间。*学生辍学风险系数比*高出约32%;上了*,还有4.2%至8.7%的学生会在毕业前辍学。而记者采访相关领域*得知,目前缺乏*范围内对农村*学生辍学情况的专门统计。
*方一:让学生喜欢上校园生活
安徽临泉白庙镇三星村单亲留守儿童李雪自幼父母离异,随姥姥、姥爷生活。由于心疼外孙女,想让她受到好的教育,李雪的姥姥每天蹬七八里的三轮车送她去镇上*好的*上学。乖巧听话的李雪也很努力,从*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可是,*以后,在外打工的母亲鲁京却感到孩子仿佛有了心事,学习成绩也在下滑。于是,鲁京每周与孩子通一次话,问得*多的就是学习,可李雪的话却越来越少。
后来,她了解到,由于姥姥、姥爷都是文盲,李雪遇到了难题没人辅导,老师又不耐心。"想花钱请家教,可在农村根本找不到。"
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李雪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老师的挖苦讽刺让她对课堂也产生了恐惧。*开学,李雪终于辍学在家,既不说话,也不出门。
陕西师范*史耀疆团队调查发现,学生在学校的一个主要心理压力来源是师生关系差,这导致他们不喜欢学校。"对*学生和落后学生区别对待,如果考得好,老师还愿意给下点功夫,考不好就被边缘化了。"储朝晖评论。
"迫于考试压力传导,*、*出现了把学生、老师都分成三六九等的现象。"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巴铃镇塘房*校长吴雄分析,"学生也受不了学习上一刀切的要求,分数上不去,受同学和老师白眼,丧失信心,于是辍学。"
距乡镇13公里、距县城30公里,十多年间,地处偏僻的塘房*却创造了学生从75人到1002人,所有学生无一辍学的成绩。将音乐、*、美术课开齐,积极组织文体活动,让学生喜欢上校园生活,是该校的秘诀。校长吴雄介绍:"语数外不好,可以先学习其他科目,培养各方面兴趣,身体精神状态好了,再来带动语数外的发展。"
原先2000平方米的学校扩大到20000多平方米,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棋吧、书吧、亲情聊天室等一应俱全。"孩子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即便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生活也会比较乐观,不会带着被歧视的心态生活。老师也找到了真正做教育的感觉。"吴雄说。
对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学业帮扶与平等尊重非常重要。江西弋阳叠山学校创立了以"关爱率"为标准的教师评价机制,"关爱率"即后20%学生的平均成绩。校长曹文介绍,后20%的学生辍学的概率*大,于是该校以后20%学生的平均分考核教师业绩。"后20%以入学人数为基准,流失的学生按零分计入总分,这样一来,老师们就不会再轻视、挖苦、赶走差生,而是尽力去帮助、想方设法留住他们。"
*方二:待遇提上去,良师留下来
近年来,*教育投入增加,基层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改善明显,但师资、教学等"软件"差距仍在。
"之前读村*的时候,学校有3个老师。陈老师上课睡觉,别的学校都不要她。胖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讲完题不管懂不懂。瘦老师整天让背课文,背不出就罚站。"甘肃*生兰丽丽曾辍学一年,直到妈妈放弃打工,陪她转到镇上就读。
辽宁瓦房店市泡崖乡中心*共有60多名老师,其中50岁以上的有40个,30岁以下的有8个。"好多中青年骨干都走了,市里生活、待遇都有优势。"该校一位教师说。
"这与某些地方教育管理*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储朝晖说,"不少地方把*、*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标杆,师资、经费资源向重点校示范校集中,投入不足限制了乡镇学校的发展。"
"老师追求更好的条件也是正常的,但希望师资补充能跟上,希望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师范学校毕业生多一些。"黑龙江抚松北岗学校校长郁有成感慨,"可现在师范院校招生多了,门槛降低,学生底子也薄弱,中间不少人还不愿意当老师,一心要考公务员、进事业编。"
今年某部属高校免费师范生毕业的小唐犹豫再三还是接下了当地县中的橄榄枝。他说,当年在镇上读中学时语数外理化五科老师都陆续进了县城。"在下面待久了担心理念、教法都会跟不上,氛围不好,找对象也不容易。"张家口万全县厌学门诊找心语者心理
留住*教师、吸引年轻教师,各地也在积极作为。北京市密云区评职评优优先考虑支教教师,截至目前,已有562名支教教师被评为区级以上骨干和中级以上职称,占比达36.9%。*层面,2017年乡村教师补助*奖补资金增至30亿元,比2015年增加30.4%;2017年"特岗计划"招聘8万名*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比2016年增加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