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咨询会
第二部分
2007-07-08
地点:会宁县雨浓宾馆四楼会议室
时间:2007年7月6日
李贵富(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今年5月国务院发部一个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今天下午*财政部、教育部以及甘肃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举行甘肃会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咨询会,专门来会宁给大家宣讲这个政策,我先把部里来的领导和厅里参加咨询活动的同志做一个介绍。中间这位是省财政厅副厅长、*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吴仰东同志、旁边这是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同志、教育部财务司外资利用处处长何光彩同志、财政厅来的同志是科教文处的余新立同志、教育厅资助中心的主任周亚夫同志、甘肃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高云庆同志、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处副处长袁荣同志。
下午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先请财政部、教育部的领导对政策体系做一下介绍,然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目的就是通过这个咨询活动对这个政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向群众把这个政策体系宣传出去,让大家更了解,如何依靠这个政策体系得到*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下面有请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同志讲话。
马文华:尊敬的各位校长、老师下午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会宁人民,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今天我和财政部吴司长一行第三次来到会宁县,来向大家宣传咨询解读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今天已是第二场了。我想全*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大家已经通过报纸、电视各种媒体的宣传渠道进行了了解。你们作为辛勤的园丁今天应该感到非常自豪和光荣,我们也为你们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们看了会宁一中和二中的教学情况,我们深深敬佩你们,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大概情况和一些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和校长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介绍使你们了解更多的内容和背景,更深的了解它的含义,能够向广*生,并且通过学生向他们的家长和亲朋好友介绍我们的政策,真正使党中央惠及子孙万代的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这个政策切实的落到实处。
大家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要求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
为抓好《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我们从去年12月份开始进行工作的落实,成立了30多人参加的工作小组,由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同志任组长。为了资助体系跨*成立一个小组,这是我们两部工作史上很少的。两个工作小组先后赴了十几个省、市地区和学校,召开了几十场座谈会,走访了近百所学校,了解我们当前在高校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更好地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这些学生的关怀。各有关*都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但是我们这些同志非常高兴,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把这样一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工作放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义不容辞。
下面我把具体的政策内容向学生和家长们做一个介绍,使你们详细了解这是怎样的政策,怎样得到资助。
首先是*奖学金,这是**的奖项,在这之前我们有一个*奖学金,它的内容主要是奖励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4000元,在*的在校学生中占到了0.3%的比例,*有5万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获得这个奖项。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公平,我们今年在政策体系上做了一个改革,把*奖学金的奖励标准提高到了每生每年8000元,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是这个奖项不分家庭贫困与否,只要特别优秀都可以获得这个殊荣。
设立了*励志奖学金,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个范围惠及到*50万名学生,这些学生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然后是品学兼优。
*助学金,这个范围是*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20%的比例,将惠及到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的档次由各省制订。
在这三个奖学金中,由*财政支付,*助学金按照中央和地方经费比例分担的办法,西部地区按8:2的比例,象甘肃省一个学生考入*2000元的奖学金*拿1600元,地方拿400元。这三个奖项加起来今年秋季中央财政拿出95亿元,地方拿出59亿元,一共154亿元,明年将达到308亿元,加上*助学贷款,按*在校生10%的比例大概是102亿元,再加上学校在收入中提取适当的比例用于资助加强困难的学生有150亿元左右,这几项加起来达到500亿之多,如果各项政策都能顺利实施,我们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不在存在困难,当然还有勤工俭学,还有对特殊家庭困难的特殊孩子实行学费减免,这些政策让我们感受到党和*下了精力来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
*助学贷款从1999年开始实行,到2004年6月我们走过了几个艰辛的阶段,就*而言已经走上了这个道路,但是有些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也不配套,效果不是很理想,当初预算在*高校中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比例是20%,但是没有实现,2004年6月我们分析了一下情况,及时调整了政策,加大了补贴,包括四大商业银行开展*助学贷款,同时在部分省银行开展了助学贷款的模式,到2006年我们在河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上解决了本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就读的大部分困难,河南省以后在青海、内蒙、陕西、吉林等等省份相继和开发银行开展了这样的模式。走到今天我们觉得助学贷款仍然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主要渠道,*虽然拿出了巨大的财力,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就学问题。我们和商业银行合作的模式基本上每个学生每年可以贷6000元,四年是24000元,这四年是*贴息,学生毕业后进入还利息的阶段,两年后进入还本的阶段,之后的四年完成还款的阶段,这样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新机制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以前是四年完成,现在延长了两年,这项政策还再继续不断的调整。现在我们又启动了生源地的贷款模式,这样解决了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当然甘肃省省*和省委也想了很多办法,吴司长会就甘肃省出台的惠民政策,特别是会宁县的政策进行宣告和解读。
在座的各位老师在一届一届的培养学生,希望你们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我们听说会宁的6月份是紧张的月份,7月份是考了高分的学生和家长欢喜的月份,8月份又是忧虑的月份,我可以向大家讲,也希望你们向认识的人宣传,你们不会再在6月份紧张,那时候不再是高考一条路,全县的家庭都盼望孩子考上*,现在不是了,除了上*还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门敞开着,而且政策也是优惠的,对考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都可以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也包括城镇家庭困难的居民,这个比例扩大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90%,这个面非常大。我们的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如果没有希望考上*可以*毕业后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一门技术,缓解家庭的压力,及早分担家庭的困难,所以我说6月份的紧张完全可以得到缓解。8月份的忧虑更是不必了,你们不要忧虑了,我们出了这么多优惠的政策不会使你们的孩子考上*因为经费的问题放弃上学,我们生源地贷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有绿色通道的政策,只需要买一张火车票就可以到学校去报到,学校会帮助你申请各种困难帮助,请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广为宣传这项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都把老师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你们用你们的辛勤含水和丰富的知识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不会忘了你们,这些孩子们更不会忘了你们。谢谢各位!
李贵富:谢谢马主任热情洋溢,周到全面的讲解,下面请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吴仰东同志介绍资助体系的特点和其他的情况。
吴仰东:各位校长、老师们下午好!会宁大家也知道是我们省*贫困县,但是会宁人民勤劳勇敢,会宁教师们辛勤工作,会宁学子刻苦学习,创造了优异的成绩。这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会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专门责成我们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的同志组成工作组深入会宁,与中央新闻媒体的同志一起宣传今年5月份出台的政策体系文件精神,今天上午马主任介绍了全面情况,我对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做介绍。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的问题。中央在农村地区取消了农牧业税,开展了两免一补工作,会宁县也试点了,我还来指导过工作。06年*在西部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两免一补,07年全面推开,在这项义务教育阶段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同时,党中央国务院着手解决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今年5月*出台了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今天我和马主任一行专门给会宁县的老师们、校长们宣讲这个政策,今天下午也和部分今年高考的高分学生和家长们一起宣讲了这个政策。中央领导同志非常重视会宁的教育问题,所以专程批示让我们来到会宁,组织这样一个高规格、高密度,中央宣传媒体有13家单位进行了报道,应该来说是甘肃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会宁教育的一件兴事,也是广大老师和校长们辛勤工作的回报。
我主要介绍两点: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总体思路,解决学生的就学问题,关键是加强解决经济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问题关键是加强助学体系的制度建设,明确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助学政策,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是*的责任,应该由*负责,目前广大地区实行的两免一补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包括很多原则,所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该建立包括*在内的多模式,因为教育法明确规定在*实行9年义务教学。所以,学生家长要负担一定的成本。具体而言一是高等教育的助学要加大*的助学力度;二是完善*的助学贷款政策;三是要落实高等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助学的政策。这是三大块,第四块是通过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新的政策资助体系将形成我国的奖学金,是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马主任介绍了*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包括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体系,其中里面有一个重要内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以*贷款为主,以*励志奖学金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为辅,中等职业教育将形成以*助学金为主,以学生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政策为辅助体系。这次国务院出台13号文件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是实行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负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资源清晰的政策。
第二,新的政策体系的主要特点:1.在制度涉及上着眼于系统性和长期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这是*奖学金奖励的对象,主要是高校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无论他家庭经济情况是否困难都可以获得。励志奖学金是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助学金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新的助学体系在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完善落实学校在事业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政策。甘肃省5月22日启动了生源地的助学贷款办法,过去没有具体的比例,现在有了明确的比例就是6:4。3.既有政策体系的统一性,又兼顾了地区的差别。*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采取了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合力的办法,体现了政策的整体性。对西部的学校,*助学金分配的比例比较高一些,沿海地区的助学金分配比较只占12到13%,到了东西部的差距。
第三,资助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从资助的范围看*励志奖学金从每年的0.3扩大到3%,就是*50多万学生享受到励志奖学金,*助学奖学金扩大到20%,有340万的学生享受*助学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5%扩大到90%,从资助的强度看,*奖学金由过去每生每年4000元增加到8000元,励志奖学金增加到5000元,中职的奖学金由过去的1000元增加到1500元。所以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助学贷款进一步完善了这项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导向更加明显,*鼓励更多的*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优化了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要合理的分流一些学生到中等职业学校,让他们成为有技能的学生。考虑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的特点,适当向*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等专业,*对助学金的安排上适当给予倾斜,鼓励同志们报考*最需要的专业。
按照*新的资助体系*鼓励*毕业生到县以下的艰苦地区工作,和*签订三年以上工作协议的,由*代偿他在上学期间的贷款,签定协议以后他就不需要还款了。
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经费比例的杠杆作用,向西部地区扩大招生面,促进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样高校的*助学金平均的面是20%,对西部的资助面是28%到29%,甘肃省是29%,东部是13、14%,中部是20%,不是一刀切都是20%,考虑到西部欠发达地区,也给予了政策倾斜。
财政的助学投入大幅度提高,2006年中央财政直接安排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助学经费是18亿元,各级地方的财政投入也是有新的,新的助学体系建立以后2007年下半年的投入将达到154亿元,2008年翻一番达到308亿元,*用于资助体系资金达到500亿元以上,这样将大大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同学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刚才马主任讲的到8月份都能我们会宁的学子轻装上阵,到学校去完成学业,会给他们资助一到两个月的生活费,资助路费,让他们顺利的到学校去报到,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
谢谢大家!
李贵富:下面看参加会议的领导、校长、老师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提问者:我是会宁二中校长张神明,这几天作为一个教育战线的老兵,参加了好多次关于党中央国务院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宣讲和咨询会,通过听报告、听宣讲和各位领导的接触,了解到多少年来困扰在我们贫困地区老师、家长心头上学生们上不起学的问题,这些通过政策的资助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多少年老师、家长、县上的领导为考了好成绩而上不起学的问题感到很困扰,这几年出台的资助政策,特别是对会宁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一个是政策好,这几天我通过接触,这个事情办得实,这些政策交给认真执行政策的人发挥得作用更大。一个方面对会宁的学生考上以后上不起学的问题解决了,有30、40%的学生凑不起学费,通过这个政策的实施这样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更深远的是对后来的学生,对一些后面穷困的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加强了很多。这次各大媒体和领导都去了学生康越的家里,他的父亲出走,母亲头脑不大清楚,大孩子在重点*上学,老二也考上了重点*,这样的家庭如果遇到前几年的情况上学很困难,现在得到了保障,这样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也给予了信心。这个政策的实施把现在的穷人可以变成将来能够进入小康社会的群体,考上*顺利的完成*学业,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工作,将来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给会宁教育的脱贫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和坚强的后盾,使后面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信心。我作为一个多少年的班主任和教育战线的老兵,现在又在二中负责,有义务把这个政策宣讲好,让学生不要有后顾之忧,我一定把这样责任尽好。谢谢各位!
提问者:我是会宁二中教师冯亮,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咱们贫困助学的资助,学生上*以后对贫困的界定是什么,怎样衡量他是贫困生,然后他能拿到*助学金?
马主任:就这个请袁荣主任回答。
袁荣:为了进一步在高校里做好界定贫困学生的工作,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对界定贫困学生的资格做了明确的规定。
我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又分几个小点,*是领导小组要全面领导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第二是院系领导要成立认定工作组,第三是以年级为单位,班主任、学生代表参加评议。班级、院系、学校都要进行认定,认定完以后再高校一定范围内进行评议。
马文华:说到如何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我们在学生们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会收到学校寄给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这个要详细填写,包括经济收入,包括家庭的人员状况,由乡*盖章,拿到这个调查表交给学校,学校根据这个调查表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和*居民生活标准来确定是否应该享受家庭经济困难的补助,刚才袁处长介绍的程序,一但认定后要经过层层的把关和审核,在公认期间同学们也能了解出这个学生是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如果有弄虚作假的将会取消你的资助资格,同时还有其他的处罚措施,这是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确保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比如说会宁的同学考入山东*,那么山东*会参考山东地区居民*的生活标准是多少,以这个作为参照依据。
提问者:我是会宁县职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叫张克礼。我谈两层意思,*点,*对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里面其中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资助面达到90%,资助标准由1000元提到1500元,我作为职教工作者深受鼓舞,也表示深深的感谢。第二点,根据会宁县的实际情况,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两年来*对职业教育相当重视,我们县委县*也加大了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在我们县城以北新建了现代教育城,有160多亩扩建了县职教中心。我们县是贫困县,县财政要拿出更多的钱扶持职业教育确实有一定困难,所以教育部、财政部的领导今天到会宁县来,我有一些想法,如果过*在投资方面能够向会宁县倾斜,能够顺利的把扩建工程完成,学生能够就近上学,无形中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方面。我再提一个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资助1500元,资助两年,那么秋季开学的时候,学校在收学费的时候采取收支两条线,是资助下来发给学生,还是一开始就给学生减免掉,因为会宁的老百姓都很贫困,一开学筹集学费很困难,*的补助资金什么时候能够到位?
何光彩: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你提出的*个问题和建议,刚才领导商量过了,您的建议我们带回去做进一步研究。第二个问题就是中职学生开学后到底是先收学费再补助学金,还是直接抵学费。学费该收还要收,同时*的助学金我们在抓紧做工作,如果各项工作都完全落实到位,9月1日开学时中职的学校可以拿到*助学金,一方面学校收取学费的同时,中央地方财政会把助学金的钱发到学生的手里,学费是学校从学生那收取,助学金是财政通过学校发到学生的手里。
提问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会宁二中的赵洪涛,首先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会宁贫困学生的关心,也感谢各位领导不辞千里来到会宁,你们的工作精神让我们感动,今天早上跟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中午又赶到乡下去看望贫困学生,下午又进行会议,我们对你们的工作表示感谢。我们的学生每年假期会为回不起家而发愁,在会宁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能在*两免一补的政策下顺利完成学业,刚才讲上不起高等学校的学生可以上中等技术学校,我提一个问题。现在我是高中的班主任,高中这三年我们的娃娃们学得很苦,吴司长那天说了一句话,回去尽量让教育部、财政部汇报能不能每天早上给娃娃们一个荷包蛋吃,一个班10%的学生是职工干部出身的,10%是一个孩子,但是剩下80%是农村干旱地区的,或者是两个孩子的,这就比较贫困,他们的学业完成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二中2001年考了一个清华的同学,他考上了姐姐被迫辍学,到兰州的牛肉面馆工作,这样的学生在我们一中、二中、三中很多很多,达到了80%,能不能给这些学生一些资助,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业,走向*的殿堂。
吴仰东:刚才我在介绍资助体系的总体思路的时候讲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在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实行了新的资助体系,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在着手调研高中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资助政策,由于我们*虽然目前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在连续出台一个又一个的资助政策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想教育部、财政部会给会宁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提出一些特殊的处理办法,会出台一些政策。
马文华: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整个资助体系的时候,已经几次把高中阶段的资助问题提到会上了,但是大家也知道*之大,人口之多,财力之有限,不能使幼儿园阶段到研究生阶段全部包下来,财力不可能达到,高等学校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全体社会、*、个人、集体都有责任,有义务来分担,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会宁这样比较困难的地区,我们走访了几个学校,也亲眼看到了学生们学习的艰难,中午吃饭既没有鸡蛋也没有牛奶,甚至连蔬菜也没有,这个令我们心痛也很难过,我们在积极的想办法,昨天银监会的王主任来了以后,他在兰州召开银行系统的座谈会,就是怎样给会宁县一些优惠的政策,也有可能引进一些银行实行再贷款,高中阶段的问题马上要进行研究了,但是说回来,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一步的走,不可能把所有的困难一夜之间解决,我们在紧迫当中稳健的走。连续三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全部是农村问题,中央已经很关注农村、农民的问题,*这样一个大家要支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教育问题、上学问题等等等等,会宁县还有吃水的问题,几年干旱不收成的问题,全部都很重要,要一步一步来,刚才二中的老师提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还是很关注这个问题的,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得到很顺畅的解决,具体到何时何日不能答复,但是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估计在很快的时间会有不断的喜讯传给大家,听说下周一银监会的主席也要来这调查,对一个问题到一个地区倾注了这么大的力量,我在教育部工作了近30年的时间,这是很少见的,会宁人民应该感到很幸运,有这么多人关注着我们,大家一起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谢谢大家!
提问者:我是会宁一中的李成。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党和*对我们会宁无微不至的关怀。我问一个问题,生源地贷款对甘肃的学生容易一些,但是对外地的高校不太容易,申请助学贷款也不容易,申请上的很少,那么其他高校也有特别的指示给予会宁的学生一些优惠政策,是不是能把贷款放到会宁本地区来贷,这样就可以减免很多程序和手续。
周亚夫:省*制订这个政策只能是甘肃籍的学生考入本省的学校才能有生源地助学贷款,考入外地的学生不能享受这个政策,有一个原因?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一个*生贷了100元,那么财政和高校要给银行15元的贴息,这个钱是财政和高校拿的,省级财政提供的风险金只能满足本省的需要,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也希望中央财政统一拿出一笔钱搞生源助学贷款,*一盘棋的做法,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这个贷款。
吴仰东:刚才周主任回答的比较全面,生源地助学贷款甘肃省在*搞得比较早,当前说的一个问题就是把款贴到人家那去,咱们的生源考入外地高校要实行生源地贷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会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路费和一两个月的生活费,学生们拿着调查表可以申请当地的助学贷款。*财政部、教育部正在积极探索在*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法,这项工作快一点在下半年,慢一点会在明年在一部分省市试点,我们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起草了一些具体实施办法,但是要待一些时日,一步一步进行推进。
马文华:教育部所属115所高等学校,如果咱们的孩子到这些学校的任何一所,我们可以坦然的说学生拿着调查表到学校,学校都会帮助申请助学贷款,但是*年有可能申请不下来,因为申请的这一套手续非常繁杂,银行放贷的程序更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放贷,不能是一个一个放贷。我们这115所高等学校可以贷到款,贷不到我们会去找他们,其他的学校我们就不敢拍胸脯说了,各个省情况不一,下一步我们还要大量推动助学贷款和开发银行的合作,银行业有三条原则,*就是赢利性的原则,他们认为助学贷款风险很大,一个学生一年贷6000,四年24000,给企业贷款也是这样的程序,但是风险小,这些问题我们还再继续的研究和改进,也在逐步推进。不管怎么说,*年贷不到款学校也不会不管,学校会通过其他渠道,学校有捐赠,也有事业经费,也会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
提问者:我是会宁三中的老师,我叫张贵荣。我们会宁三中是白银市一所*地处农村的高级中学,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孩子,所以连续四年的干旱造成一大部分考上*困难重重,今天参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咨询会,*有这样好的政策,可以说解决了一些学生上学问题,确实是惠民政策,造福了子孙万代,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们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年手续比较复杂,因为我们地处农村,农民办这个手续比较困难,特别有些需要担保人,他们很难找到担保人,*会失望而去,能不能在贷款手续上简单一些,使他们更顺利的贷到生源地助学款。
周亚夫:生源地的助学贷款是信用问题,不用找担保人,按照政策规定是信用贷款,只要家里的诚信记录好,家庭经济符合放贷条件都会申请到的。在农村信用社的要求贷款可能比较麻烦,盖有一些问题,会宁县的农村周转资金不太够,再加上农业贷款的任务也比较重,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和省联社商量,会从其他的地区给会宁县调整一部分的指标过来,有一个信贷问题,在高中阶段贷款的孩子,或者家里过去有孩子上*,借了农业贷款规孩子上学,这部分的家庭贷款可能困难比较大,我们也会研究对这一部分的人怎么办,会有更好的办法使他们贷上款。我们*是信用贷款,第二享用的利率很低,比农业贷款更低。下一步我们会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向*做一些专题汇报,把再贷款的问题加以解决。
李贵富: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下午的咨询会就到这里。有关资助政策的具体文件很快就会下发,各级教育*,尤其学校文件到了以后要认真研读,要把有关规定落实好,要向广大的师生讲解好,让他们更好的享受政策。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