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注少儿编程价格的用户越来越多,小编整理了关于为什么做了半年少儿编程教育培训班后,我决定放弃?,为什么我给孩子报了机器人编程课,却又说低龄儿童没必要学编程,儿童编程培训课程费用有多贵,少儿编程是如何掏空家长钱包的??,供您参考
1.为什么做了半年少儿编程教育培训班后,我决定放弃?
本文写于 2021年 2月,后发表于教育垂直媒体芥末堆,感兴趣的也可以移步芥末堆查看 5000 字,请耐心阅读。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南京*电子的硕士毕业生,16 年 4 月决定试一下少儿编程兴趣班这个项目,16 年 6月 毕业后全职创业做,到 17 年 1 月由于个人原因结束项目运营,这是我做少儿编程兴趣班半年多的一些经历和思考。本文属于一家之言,今年少儿编程教育风正吹,如果你也有在这个领域做点事的想法,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 16 年 4 月份,我了解到少儿编程教育这个概念,当时接触到 Scratch 软件,并且在 Scratch 官网上看到了小孩子创作的作品后,觉得这个软件真是太棒了,不仅把学编程的门槛降低了,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由于在研一时我参与过一个科学活动兴趣班的创建,有了一点经验,因此萌生了在少儿编程这个领域试一下的想法。 有了想法之后,先是花了一个礼拜仔细地调研了少儿编程教育整体的发展情况,方法无非是百度搜索和微信搜索(有一些小机构百度不到)相关的关键词,比如“少儿编程”、“Scratch编程”、“编程教育”等等,也在芥末堆上研读了关于少儿编程教育的所有文章,此时对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 概括来说,可以认为国外发展如火如荼,国内方兴未艾。国外不仅在*层面上大力鼓励,相关的公司也五花八门,不仅有一些线上学习社区(Scratch、tynker),还有众多的硬件开发商,形势一片大好。国内又可以分为,一线城市逐步开展,其他城市接近市场空白(现在已经一二线甚至一些三线城市都已经全面开花)。当时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都出现了一些有点影响力的机构,比如北京的阿尔法营做了五六年了,上海有喵爪星球,深圳有编完边学和编程猫,而我所在的城市南京——一个教育资源丰富、家长极其重视教育的城市,只有一家小机构15 年 11 月开始做。经过一番调研,我认为少儿编程教育在一线慢慢开展后,二线城市肯定要跟上,此时在南京开始项目会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天时地利,这个项目值得一试。 决定开始干之后,我先找了以前一个做科学活动兴趣班的小伙伴负责招生,还找了一个计算机系的同学一起研发课程,组成了一个小团队,此时已经 4 月中旬了,如果是*辅导机构,已经都开始招生了,所以时间可说是相当紧张。不过,路还得一步步走,急不得。 我们先花 2 个礼拜研发了一节编程体验课程,主要内容是向家长介绍少儿编程的相关发展情况,为什么孩子要学习少儿编程,还有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的编程实例让孩子现场操作。同时我们在学校找到一个场地用来举办体验课。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环了,怎么招来家长参加我们的体验课。 由于之前做过一个科学活动的培训班,因此在这方面踩过一些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当时,我们尝试过在校门口摆摊送小礼物让小朋友填写家长号码然后打电话邀请家长参加,和小机构合作分成让他们帮忙推广等方法都不理想,*奏效的是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因此我们这次照猫画虎,直接采用了这个办法。 具体方法是:我们冒充家长在家长 qq 群里和家长论坛里发活动消息,话术类似于“ x x*里有一堂少儿编程的免费体验课,有没有一起去参加的?”,然后几个号一起把话题聊起来,*把报名电话发到群里,我们*批的体验课家长就是这样招起来的。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当我们接到家长电话时,会请他帮忙,跟他说“我们这个体验课要 6 个人才能开起来,您能不能找您周围熟悉的家长一起来”,这种方法大部分时候都能有效果,尤其遇到一些家长里的意见领袖,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就这样,我们在五一之后开始了每周的体验课,每次体验课之后我们会反思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不断迭代,争取把我们的体验课做到更好,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帮我们进行传播,我们后续的体验课都是家长参加完后觉得不错介绍其他家长过来的。体验课不仅让我们对各个年龄段的小孩子的接受水平有了一些了解,也让我们和家长有了直接的接触,可以了解他们对少儿编程的接受程度和付费意愿。 在 6 月份左右,我们开始了暑假的招生,由于暑假周期长,我们的暑假课程总共 4 期,一期有 10 节课,每节课 2 小时,定价 200,一期价格在 2000 左右,这个价格在南京本地算中等水平。暑假开始上课之前,参加过体验课的孩子有七八十个,有 15 个小孩子报名,这个结果基本符合我们的期望,当时我们并不希望报名的孩子太多,因为我们暑假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编程课程打磨好,而不是追求招生规模。 此时我也从学校毕业了,正式步入社会,项目到现在进展良好,因此我决定毕业后先全职做这个项目。暑假期间,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也根据每一期孩子的实际上课情况和反馈不断去优化课程。让我们惊喜的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编程的课程。有一个小孩住得远,每天地铁 3 小时来回来上课,还有小孩下课了都舍不得走,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个小男孩跟我说“老师,我*次这么不喜欢下课”(这都得感谢 scratch 的魅力)。这些,让作为主讲老师的我,产生了很大的成就感。由于暑假上课效果不错,产生了一些家长转介绍,到暑假结束后,共有 23 个小孩参加了我们的课程。起步还不错,让我对这个项目有了一些信心。但创业往往是,一个项目你做的过程中没碰到问题,说明你对这个项目还没足够的了解。 原来看创业相关书籍时,看到一条曲线,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创业会经历的心理过程。项目初期,只看到项目的广阔前景和小问题,此时处在*阶段 “不知情的乐观”;等到项目深入下去,经历了一个项目完整的周期,就会发现之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且这些困难短期内都难以解决,此时就转变为 “知情的悲观”;走到这个节点,项目也开始出现了危机,有些人选择熬下去,不断寻找解决方案,有些人可能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就选择了放弃,那些坚持下去并且找到解决方案的人就会跨越悲观的阶段走入“知情的乐观”,此时项目才算真正走入发展的阳光大道。对于我来说,很不幸,走到第二阶段时我选择了放弃,下面会说明我们放弃的具体理由。 对于少儿编程这个项目来说,真正的问题在秋季学期招生时开始浮现。暑假时我们就陆续开始了秋季的招生工作,不过一开始反响平平,我们也没过多在意,直到 8 月份,我们有点着急了,此时我们去和上过课的家长沟通,让他们续报秋季课程,有不少家长会无奈地和我们说“小孩子很喜欢,我也支持,不过秋季我们实在排不开时间,等寒假开班了通知我”。当时我们意识到,这个项目天然的非刚需属性将会给我们的招生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项目之初,我们对少儿编程的非刚需属性也有一些顾虑,担心家长不会为此买单,导致项目流产。但没想到的是,暑期招生情况还不错,让我们对此放松了警惕,秋季的招生活动有点松懈了。仔细分析来看,暑期周期长达两个月,家长容易在时间安排上腾出一段时间来尝试新的教育产品,这也是我们暑期招生的客观有利原因,但等到小孩上课了,时间上就显得格外紧张,家长需要在课外的教育产品上做必要的取舍。大多数家长的决策优依据为:*辅导班优先,兴趣才艺类次之,像少儿编程这样的尝鲜产品只能排在最末了。 从刚需角度分析,这种决策依据再合理不够。*辅导的刚需是提分,这个无需多讲,再开明的家长也不敢在这方面完全无视,一线城市和不少像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小孩报*辅导班的比率超过了 90%,而且有不少孩子同时报了几个辅导班;兴趣才艺类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体系搭建,形成了另一个刚需,即特长。家长总希望小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比如钢琴、象棋、书法等等,而经过多年发展,这些才艺也都衍生出了一个专业的评级体系,使原先单纯的兴趣转变成可以展示和量化的特长,兴趣才艺类机构也因为可以帮助小孩拿到相应的证书得以不断发展。 而少儿编程作为新事物,还没有权威、统一的评价体系,家长认知也不多(今年随着媒体报道和*政策,会加速市场的教育,但也只是加速,而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在和*辅导班、兴趣特长班抢占秋季孩子宝贵的业余时间时自然落于下风。所以,对于少儿编程项目来说,寒暑假应该是经营状态较好的时候,也就是俗称的旺季,可以赚到钱,但到了春季和秋季学期,很遗憾,淡季来临,同时一些固定成本(场地成本、设备成本、老师成本)却没有显著的下降,此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问题存在,招生工作还得继续,经过 8 月份后期连续不断地举办体验课,以及一些促销活动,到 9 月份时,新生老生加在一起,我们招收了 25 名学生,此时我们在学校申请的较便宜的场地不能使用了,只能在学校周边租房子上课。5 个月的周期,25 名学生,明显是要亏损了。不过,好在学生的上课反响都还不错,给了我们一丝安慰。 在上课之余,我们的课程体系打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我们的课程均基于 Scratch 图形化编程软件开发,暑假时我们开发了*阶段的课程“小小动画家”和“小小游戏师”,总共 20节课,再往下开发时,由于课程难度上升,我们做了不少调整,开发了“进阶游戏师”、“小小算法家”等课程,使得总课程数达到了 50 节课,我们的课程体系已基本成型,但此时另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 —— 课程的延续性不足。 从我们的课程开发来看,一个小孩子在学完我们的 50 节课总共 100 小时的课程后,对图形化编程的掌握基本已经差不多了,可以迈入下一阶段,而如果仅仅教这些内容,按照我们之前的定价(100 块/时)从一个学生身上最多的收入是 1 万块钱,这显然不足以支撑招生成本和后续发展的,因此必须往后开辟更多相关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冲着 scratch 的前景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scratch 只是入门),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一是硬件编程,比如机器人编程,或ardiuno编程、树莓派等开源硬件;另一个方向是信息竞赛或代码类编程。而这两个方向都存在一些竞争上和家长决策上的问题,并没那么容易开展。 写到这儿,稍微做下总结,少儿编程项目存在非刚需和延续性不足的问题,非刚需让家长每当春季秋季学期来临都面临一次“要不要报?”的两难决策,延续性不足让家长在图形化编程的课程上完后面临后续的其他课程又要做一次“要不要报?”的决策,所以这两个时间点机构的续报率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降,招生工作也充满较大的挑战。前者导致春秋季面临明显的淡季,后者对机构后续发展壮大埋下了一道不容易迈过的坎。 当然,现在无论政策和市场都对少儿编程是比较大的利好,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家长对少儿编程的认知不断加深,少儿编程的刚需属性将得到加强,但这还需要时间。因此,综合考虑,*我们在秋季班结束时(17年1月)放弃了继续全职创业做这个项目,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的机会成本和经济压力都比较大,所以这个决策是由于我个人特殊情况造成的,并不是说少儿编程项目在这个时点无法开展。 以上就是我们做少儿编程培训班半年多来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少儿编程教育目前整体还处在市场培育的阶段,当然各个城市发展节奏不一样,在这个阶段进入会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也要承受教育市场的责任,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本身实力较弱或者经济压力较大、机会成本较高,很可能会在中途就放弃。因此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朋友们要想清楚了,少儿编程前景广阔,但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直接进入创业的话风险并不小。如果你有自己开办一家培训班或做加盟店的想法,欢迎看看我*的答疑文章,希望前期帮大家少踩坑。
2.为什么我给孩子报了机器人编程课,却又说低龄儿童没必要学编程
前两期我发了一篇文章,解释了我为什么“偷偷”给孩子报了英语班。其中提到了一句:“虽然我家娃最近确实在上一个机器人编程课,但我真的不认为在他这个年纪(5岁半)有必要去学编程。我真的不是学婊!”有很多同学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都在问我为什么“口嫌体正直”。还有留言表示:“从你文中透露的信息来看,你家除了英语,还学习了数学和机器人课,叨叨昕你确定你真的不是学婊吗!”为了洗白人设交流经验,我干脆一次性全交代了吧!我们家娃除了线上在学英语之外,还在家自学识字、拼音、算术、古诗(我们自己教,但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进度不快)。教这些不为他学成啥样,主要是为幼升小做准备,让他先适应一下学习是怎么回事。除了上述几门“主课”,我们还给他报了几个兴趣班。我说过,我反对“超前教育”,但是也反对“完全不引导、不教育”。我提倡的是在适当的年龄,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引导,在兴趣和玩耍中萌生自发的求知欲。所以我从孩子5岁左右开始,就有意识地带他参加各种兴趣班试听课。我觉得现在很多试听课真的挺好的,什么都带孩子去听一听,感兴趣的再上,不感兴趣的也不用花那冤枉钱。现在小小昕在学的兴趣班有:篮球课、科学实验课、机器人编程课(这三门都是线下课)。学篮球课是希望改变一下他的宅男性格,然而改造失败,该宅还是宅,他对体育运动也确实没多大兴趣。既然是兴趣班,那没有兴趣的也就不勉强了,今年上完不打算续了。然后,科学实验课和机器人课都是他特别感兴趣、上赶着要去的,所以明年(机构没有跑路的话)我还打算继续报。下面就聊一聊大家都好奇的“为什么我公开提及了‘太小的孩子没必要系统学编程’,却还是给自己孩子报了机器人编程课”的“学婊”行为。很多人说,少儿编程并不是真正的编程首先,我并不是在说编程不重要。个人认为,学习编程很重要,这一定是将来的大势所趋,不光孩子要学,我认为大人有时间的都应该去学一些。但是,我不太提倡让低龄儿童去系统地学习编程(你们知道我为此拒绝了多少个少儿编程的广告嘛!鹿sama每次都流着泪唱“眼睁睁看钱从指缝中溜走还说再见”)。其次,我说不提倡小小孩去系统学习真正的编程知识,并不代表我反对“编程思维的启蒙”。相反,我认为“启蒙”是“学习”前的重要步骤。处于前运算阶段(7岁之前)的儿童,还没有具备相应的数理逻辑思维,不能够理解这些对科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运算表达。这个时候让他系统地学习编程知识,会让他产生一种“编程=很难”的印象,反而容易导致厌学情绪。所以,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少儿编程课,*大多是以“机器人编程课”,或者“乐高编程课”来呈现的,都是一种“模块化编程”的简单教学,有点类似搭积木,用玩具和游戏形式的奖励来让孩子产生兴趣。这一点被很多做编程的专业人员诟病,认为这只是“做手工”,就是让孩子玩得高兴而已,并不能学到真正的编程。我非常同意他们说的这一点——“跟着老师学做手工并不能让一个5岁孩子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编程”。但我仍然愿意让孩子参加这种“手工课”(包括那个科学实验课,其实也是“做手工”),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并不寄望于这些课能让他现在就拥有多少编程思维,或是将来能获得什么机器人创造赛大奖,还是能成为什么少年天才科学家。而是说,我希望能维持住他心中“感兴趣”的这个小火苗不熄灭。每个家长的教育投资诉求不一样这就是我以往不公开推荐少儿编程课的原因——我并不是说那些课不好,而是因为每个家长在将资金投入教育的时候,他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投入了金钱和精力,确实是希望能见到可量化衡量的“结果”的。不是每个家长都愿意花每年一两万的学费,就为了让孩子“玩得高兴”。鹿sama曾经带着担忧对我说:“这机器人课真能学出什么名堂吗?学钢琴能当个音乐家,学美术能当个画家,学跆拳道能成个武术家,再不济,不能成名成家,还有个一技之长呢。他现在上的这个机器人课,不就是纯玩儿吗?”我说:“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好玩就是最重要的。”我一直比较反感市面上贩卖焦虑的营销手段,仿佛你不在起跑线上抢跑,不提早学习某种课程就会怎样怎样——虽然我真心认为未来社会中学会编程非常重要,但事实是可能你花了很多钱早早就去学了,结果也并不能怎样。所以,如果家长的诉求就像鹿sama说的那样,是“要学出个名堂”“要成名成家”“再不济也要有一技之长”,那我并不推荐你们去学,因为我真的无法保证你的孩子学了这些就能学成什么样,我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学出什么名堂。我之所以愿意,当然也不是因为我钱多烧的,而是因为我个人觉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好玩”比“学出名堂”更重要。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在较大的投入之下,“一技之长”比“好玩”更重要,这也完全没问题。所以我才一直不推荐这些学费并不低的机器人编程课给大家,真的不是我学婊,而是因为“我愿意的”终究只是“我愿意”。我的价值取向,并不一定对别人有参考意义。就像以前曾经有人问我:“女生花一万多买包有必要吗?100块钱的包是不能装东西还是怎么着?一万块钱拿来买肉吃它不香吗?”还有人对我说:“咱也不是买不起那些包,我就是看不惯她们被消费主义洗脑的样子。这些包的价值真有这么高吗?”我说:“我不讨论包的价值,因为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咱也不是老买,负担得起的情况下偶尔买一回,老婆能开心好久。老婆开心,全家开心。全家开心,这就是价值。”价值不一定是某个具体指标或可见结果,价值可能是无形的,抽象的,因人而异的。所以,现在小小昕能从“动手做”当中获得兴趣,产生求知欲,对我而言就是价值了。因为我认为,小孩子对事物的理解,一定都是先建立在实物的基础之上,先有了具象的认识,才能逐渐过渡到抽象的认知。像编程、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抽象知识,甚至包括音乐美术、诗词歌赋中的抽象意境,想要让小孩产生理解和兴趣,都一定是先从具体实物开始,从“动手感知”开始的。比如鹿sama为了让小小昕理解什么叫“沾衣欲湿杏花雨”,就用花香型保湿喷雾喷在他的脸上身上(因为北京春雨少,所以用喷雾替代一下),让他摸一摸是不是衣服上感觉湿湿的却又没湿,而春天裹着花香的雨就像这喷雾似的。我们带着孩子在海边捡贝壳,如果寄希望于孩子捡几个贝壳就能成为水手甚至船长,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你带着孩子捡贝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自己产生对大海的向往,等到有一天长大了,他会自己去探索海洋的。至于他会成为水手、船长、海洋学家、探险家或是海贼王,那是他未来的无限可能。
3.儿童编程培训课程费用有多贵
直接上图,某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2万4千9,话说为什么不是2万4千8好听好记~其它 机构的费用:
4.少儿编程是如何掏空家长钱包的
前段时间,有一个北京的亲戚带着他家小孩来我家暂住了几天,得知我“会编程”,“学过编程”,便想了解一下少儿编程机构选什么样的好。我问他,为什么要报少儿编程,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不太适合这种。答案很简单,周围的孩子都在学,而且听说学这个很有利于学习,将来前途很广。作为一个学生,我很难想象,一个之前甚至不愿意让孩子多看电视的家长,会主动出钱让孩子去学“编程”。我上网搜了一下,才发现,我这个十八线城市,已经开满了各种少儿编程的线下门店。我问了问那位亲戚,是什么让他觉得少儿编程很好。接着,就是一大堆名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深度学习”,“启蒙教育”。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孩子真的在少儿编程中能学到这些我这个从事一些基础编程两年的学生,并且抱有极大热情的人都学不太会的东西?我问了问周围的人,答案都不乐观。一位学长曾经因为也有一个亲戚学少儿编程而去旁听了一节课,但得到的是什么?他们的课程主要是Scratch,Python。学长问授课老师,Python主要有些什么授课内容,老师回答进阶的有Python Web程序。学长问他,主要学习什么框架,老师的回答是:HTML CSS这是任何一个有Python Web开发经验的人都不会做出来的回答。不管他是回答Django,Flask,Tornado,或是什么别的Web框架,甚至是回答Twisted,都要比回答这两个标记语言强得多。如此水平,这可能就是一部分少儿编程机构的真实情况。很难说是不是所有少儿编程机构都是这样,也许有很多少儿编程机构有真材实料。但在现如今我这个十八线城市少儿编程都在遍地开花的时代,我觉得一个城市有三家有真材实料的机构,恐怕都有些难。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少儿编程并不是一头偶然走到风口上的猪,可以说,少儿编程今天的辉煌,是一定的。从小到大,我们上过的特长班,兴趣班,数不胜数,绘画书法围棋篮球舞蹈。但为什么他们捞不到什么油水,大部分成为了爆炸的泡沫。很简单,他们对用户把握的更好,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故事,吸引家长来买课。更别提,他们还有无数营销号,水军。所以,我的结论是,少儿编程行业,就是一团巨大的泡沫。这个泡沫何时破灭,无人知晓。但,这个泡沫的破灭,将为OI教育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创新类竞赛,比赛层出不穷,经常被人称为升学工具的它们,给*竞赛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计算机创新竞赛,人工智能竞赛等,在OI没有上榜时,它们甚至都成为了教育部认可的竞赛。我没有参加过人工智能竞赛,不清楚他们的赛制,但是据我所知市面上除了*比赛我不了解,有很大一部分这类人工智能比赛,仅仅是机器人比赛换皮,Scratch,Python小创意比赛换皮,甚至比创客更无技术含量。我相信,一个家长不太可能为自己上初/高中甚至*的孩子购买一块RTX 2070,RTX2080甚至RTX2080Ti就是为了参加人工智能竞赛,更何况,没有系统学习过线性代数,也很难掌握等主流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库的使用。根据以上推理我认为市面上大部分人工智能竞赛仅仅是一个噱头。至于*比赛是不是,我没有参加过,无法下结论。再谈谈计算机创新,现在计算机创新的主力军,往往是*生,是在*里学过数据结构,计算机底层架构等等等专业课后才开始进行计算机创新,而现在大部分计算机创新比赛,不出所料,还是各种机器人搭建+编程。这有意义吗,我想还是有的。但值得家长花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去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孩子去在培训机构里学习创新吗?至少我的答案不会是如此。有这么多钱我会选择去买专业类的单片机,嵌入式以及算法书籍,自己用树莓派以及单片机搭建出来的东西,参考现今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资料,还能自己去看GitHub上的优秀项目,这些,往往比老师能教给你的创新能力更多,这些,才是一个学生创新时应该干的,而不是盲从于培训机构。创新,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培训机构的训练能教出来的。同样,大数据,区块链这些知识,也是你几乎无法在培训机构里接触,了解,运用的。大数据,无非是聚合大量的数据在一起参考。这个概念已经被吹的太久太久。但其实它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一个上手开发几个月的人就能做,复杂到从事几年的人依然焦头烂额。简单的大数据,我收集全年级的数据,例如身高,体重,成绩等等等,放到一个最普通的数据库里面,这,就是大数据。大数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人脑,上面说到的那个简简单单的数据库就是大数据,这也是一个学生能接触到的最简单的大数据实现。但真正能赚钱的大数据,是相对于常规数据库的大数据,通常用非常规方式进行管理,涉及到集群,容器,数据库等等方面,一般来讲,学完这些知识,并且能做到熟练运用,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同时,收集这样大量的数据,负担得起这样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也是学生不大可能负担得起的(除非你家里有矿,有的话请务必给我分点),很显然,常人对大数据的认知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新闻上反复提到大数据,大数据有多么多么牛逼。二是手机上的APP会通过数据聚合等方式来给你推送个性化内(guang)容(gao),这些也确实是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据用途,但是,我相信一个少儿编程机构绝对不会教给你这些。我所接触到的所有少儿编程机构,连一个上过数据库的课程都没有,更别提进阶一点的大数据。还有区块链。区块链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思想,涉及到一系列加密算法。同样的,少儿编程连base64这种基本的编码都不可能涉及,还会给你密码学入门到精通?TCP/IP协议精通?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少儿编程之所以能圈钱,无非是瞄准了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即孩子必须走在自己预先规划好的道路上,或者孩子必须成为自己期望中的样子,这个范围有大有小,可能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从事什么职业,有的家长仅仅希望孩子的数学能考多少分,这些想法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对孩子的爱,只不过,这些爱意被滥用,成为了孩子身上的枷锁,成为了培训机构的摇钱树。希望终有一天,有人能揭露这些培训机构,同学们都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我们所喜爱的OI,永不破灭。Update:关于评论区中的“管住嘴”和“手机”的相关言论,建议大家笑笑就好,不要太在意这个人的各种言论。评论区有人说他是少儿编程机构的销售,有人说他没有参与过项目开发等等,这个人使用各种话术,他的概念也大部分来源于产品经理的一些管理方式,我不清楚此人的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把各种在他工作中得到的相关观点,强行带入计算机科学教育,而且这个人善于曲解他人的话,和这样一个人辩论是没有意义的。各位是程序员,各位是OIer,各位是或将来会是计算机科学家,大家都很清楚,产品经理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领域是什么样的。他们与我们的涉猎范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自己写的代码定义成自己做的项目,Linus这么做,GNU基金会这么做,大部分开源项目都是这样做的。至于他想表述的Scratch是面向角色编程,他想说Python不是脚本语言,这很显然是一个根本没有从事过多少Python开发,应用的人才会说出来的话。和这样一个人辩论,其实和一个民科辩论并没有什么区别,你说服不了某人调和级数不收敛,而事实也不是调和级数收敛于61.35,希望大家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样一个人上面,也希望大家不要再进行人生攻击,如果他继续人身攻击,地域歧视等等,大家可以举报,没有必要回复他,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本身,用教条式的思维规范计算机行业这样一个由新鲜思维碰撞在一起而诞生的行业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从来没有一个程序员规定一个项目必须走什么流程要怎么怎么样才算一个项目,规定它的是产品经理,是甲方乙方,这些东西不会出现在任何开源项目中,也不会妨碍开源项目是一个项目。类似这样的人我们见到过很多很多,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些概念的错误性。诚然,这个人认为他的看法才是常识,在此我不再反对,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是什么成功人士还是什么loser也与我无关,在座各位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不会因为“管住嘴”的成功之路而成功。望共勉。
如果以上内容没有帮到您,欢迎电话联系我们,或者联系在线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