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天气合适,每天清晨,达斡尔族老人敖登挂都会来到呼和浩特市街心广场,与聚集在此的男女老少一同跳起达斡尔族传统舞蹈鲁日格勒舞。
75岁的敖登挂生活在*仅有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的内蒙古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舞蹈还是那个舞蹈,但跳舞的目的似乎有些变了。”20岁开始跳鲁日格勒舞的敖登挂老人说,年轻时跳舞是为了在劳动间隙休息娱乐,而如今这个历史悠久的舞蹈有了健身的功能。
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中*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以呼号为节奏,舞姿多重复各种劳动、狩猎动作,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2006年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内蒙古,与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一样,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等民族传统舞蹈也受到晨练人群的青睐。
每天清晨,在呼和浩特市的广场、公园里,不少中老年人排着整齐的队伍,随着欢快、奔放的蒙古族舞曲,跳起筷子舞或安代舞。安代舞舞动的红色绸带,筷子舞奏出的清脆声音都会吸引过往的路人驻足观看。
被评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代舞,舞者一边挥舞手里的绸带,一边踏足为拍,整个舞蹈虽动作简单但不失优美、豪放。近几年,内蒙古充分利用安代舞的民族特色,挖掘其健身精髓,专门编排了融体育、舞蹈、健身为一体的“安代健身舞”。
筷子舞源于蒙古族在婚礼或喜庆节日欢宴时敲击碗筷助兴的习俗,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音乐,用筷子击打手、臂、肩、腰、腿等部位,边打边舞。
“用筷子拍打全身各个部位,能起到疏通经脉、舒筋活络的作用,再加上让人心情舒畅的欢快音乐,筷子舞非常有利于促进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筷子舞的忠实拥护者包云老人说。
除了每天清晨在广场、公园里为中老年人“服务”之外,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还进了健身房,成为年轻人受欢迎的健身项目。
内蒙古的少数民族舞健身操与藏族舞健身操、云南花灯健身操一样,将优美的民族舞蹈,巧妙地编排到健身操当中,使人既可感受有氧运动带来的健身效果,又能在锻炼过程中,领略民族舞蹈的韵味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