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踏舞又称“夏卓”。甘孜踢踏*是由西藏传入的一种僧侣舞蹈形式,最初其内容主要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上师、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为主。
起初的踢踏舞也不像现在的甘孜踢踏。传入初期的踢踏舞,踏步动作多,手臂前后摆动,动作单调,舞蹈的表演技巧受到限制。民国初,踢踏舞成了甘孜寺的扎谐(扎巴舞蹈),从手腕摆动到踏步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表演者皆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进行表演,后来流入民间后则无时间和性别的限制。
解放后,踢踏舞经过业余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的继承和借鉴,广采博收各种踏步的节奏音响,大大发展了甘孜踢踏的舞姿和踏步旋转、踏步腾跃等技巧动作,在此基础上身态和手形也注入了本地特色的弦子、锅庄等新的血液,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甘孜踢踏。
如今的甘孜踢踏,已经成为康北地区别具一格的舞蹈流派之一。甘孜踢踏演出队曾代表甘孜到北京、成都、云南迪庆等地演出,展示了这一独特且让人感叹的舞蹈形式。而每一个甘孜人也默默地不由自主地继承着它,只要是甘孜人,无论老人、青年、小孩都能舞出甘孜踢踏,无论是春节、藏历年、迎秋节,还是平时集会庆典,只要有演出的地方就有甘孜踢踏的表演,踢踏已成为甘孜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