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特点,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等相关信息。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应该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等标准,法规和法律,得到《安全生产许可证》,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对各级人员的义务与权力进行保障。施工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奖惩分明,违章必究,有章可循。完善和健全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各级安监人员的工作标准与管理标准,以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抓好安全管理的现场和基层工作,层层落实;完善与健全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安全责任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各级人员增加安全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严格落实各类人员,各*及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管理,认真处理,追查,分析各起安全事故,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避免形式上的管理,抓好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细化,量化。
此外,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管理能力与专业技能。由于人的态度不正确,技术素质差,生理状态不佳,操作技能差,健康状况差,不重视安全等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要对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各类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需要注意的是,对特种作业人员更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营造遵章的氛围,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还要注意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起重工器具和各类安全工器具的保养,维护和检查,定期预防设备的不安全状况。
*,注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做好安全简报,安全监察,安全分析会,安全网例会,安全日活动,安全检查和班前班后会等预防工作;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生产现场,严格查处违章操作,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等不良行为;对事先预想到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和反事故措施;做好各级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达到预防的目的,防患于未然。还要提前做好安全事故的救援与处理方案,重点监控重点部和重点项目。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①建立施工安全管理,能使劳动者获得安全与健康的保证,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安全、文明的基本标志。
②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改善企业现阶段的一些不良现状,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等。
③施工安全管理对企业环境的安全卫生状况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从而使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管理,才能促进工作环境卫生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
④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改变安全卫生落后的状况,从根本上调整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改善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条件,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⑤推行施工安全管理,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对“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把握不牢固,存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第二是员工自我保护能力差,不按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抱有“侥幸”心里,存在盲目骄傲自满和厌烦的情绪,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再次就是不认真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及输变电设备损坏事故,都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安全工器具管理上存在着安全隐患
按照施工需要我们对路面开挖、地下管道铺设、高空架设都配备了一系列安全作业工具。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安全工具使用不规范、不使用或乱使用及管理上的问题,如在登高作业中,有些人会不使用或少使用登高安全绳,主要原因是有一些施工单位对安全器具的质量不能保证,没有按照“择优选取、正确使用、定期试验、定期报废”的十六字方针来执行。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且只是根据外观来确定是否报废,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对其性能是否能满足要求,没有经常性的、严格的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检测,也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监督手段。
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供电企业包括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它又主要表现在管理干部存在“四怕”心理,即一怕抓严了影响队伍稳定。二怕抓紧了影响干群关系,三怕认真了影响政绩考核,四怕较真了影响了收入,所以不敢大胆管、大胆抓,有的是对工作情况不清楚而没法抓,有的是对司空见惯的“小”事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不去抓。检查督促不到位,只满足于传达与要求,缺乏跟踪检查、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事故、违章处理不严,使违章行为的发生得不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