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父母“心太软”,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好,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结果让孩子患了“软骨症”和“依赖心理”,给以后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拒绝孩子的依赖心理,应成为父母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课。 那么,如何帮孩子克服依赖性呢?
有的父母抱怨说:“每次我离开孩子,他都要不停地哭闹。”这种情感上的不舍,其实是孩子依赖心理的开端。情感依恋是典型的心理依恋,即某人(或者某人的反应)成为他人做事的动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离不开父母,对外界的一切感到不适。有报道说,很多孩子上了*、高中,甚至*,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还需要母亲一路陪读。这样的例子被很多父母引以为戒。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这种可怕的依赖性可能在孩子刚出生时,就被父母不知不觉中宠出来了。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不但对父母的生活造成不便,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极端不利。父母拒绝留在孩子身边,其实也是必须的举措,孩子正是在伤心中意识到,自己应该独立,应该自己去应对很多事情。这样,孩子就会战胜依赖心理,主动积极地去发现新天地,去和更多陌生人交往。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得当,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孩子会越来越独立。此时孩子通常会自得其乐,并不需要父母。只有当孩子需要有人作伴,或者是需要父母的安全感,孩子才会重新需要他的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他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独立性,不会过多地待在父母的身边。反而是父母出于奇怪的心理(比如说占有欲),总是出现在孩子周围,干涉孩子的尝试,让孩子被动地依赖他们。慢慢地他们只习惯于同父母(往往只同父或母)相处,慢慢地他们会离不开父母,怕见陌生人,形成很强的依赖性。
要杜绝孩子的依赖性,父母就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要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要求帮助的时候就代劳,而是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比如说“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们家的男子汉”等,让孩子受到刺激和鼓励,积极地去独立完成。
如果孩子想自己尝试,父母没必要总是事无巨细地关心。放手让孩子去做,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动手尝试中获得经验教训,以便将来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它们都会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