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而且无法推卸责任。许多事情如果解决不了,就会影响全家人生活的质量,阻碍正常生活的进行,使全家人感到疲惫不堪,难以忍受。如果你认为教育孩子不需要聪明才智,那就错了。我们既不希望用“贿赂”、“恐吓”等一些短期行为来诱使孩子就范,对他的长期成长造成损害,又不能使自己的全部时间消耗在与孩子无休止的拉锯战中。这是一个高智商的工作。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
带着孩子长途旅行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每次行前都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给孩子带一些食物和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这种办法有一些用,但是起作用的时间很短,两三个小时后,孩子便不安起来,开始制造麻烦。
王珍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两个孩子的母亲。假期里,王珍同丈夫经常带孩子们开车去旅行。旅途短的话还没问题,时间一长两个小孩子就会在后面吵闹甚至打起来,将带着的食物扔得满车都是。无论父母怎样斥责,都不能让他们停止举动。后来王珍准备了一些玩具供旅途之用。所不同的是,她将玩具都用小袋子封好,然后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表现好的话,每隔半小时,可以拿到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是有意思的小玩具。自从这一办法实行以后,王珍家的旅行变得有趣多了。没有了孩子们在后座里嘶喊、打闹,父母可以更安心地享受车外的景色和旅途中的交谈了。
有人虽然也买了许多玩具,但孩子在一开始便都加以探究——拾起来玩弄几下,又丢了去玩其他的玩具。很快地,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太多的选择又使他难以集中注意力在任何一件玩具上。王珍的方法就比较明智。封起来的小袋子使孩子格外好奇,想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玩具。半个小时的间隔可以使孩子对一件玩具保持适当的兴趣,同时对新玩具的企盼也促使其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行为。在旅行中,如果能采纳王珍的方法,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做父母的常常有很多疑问需要解答:孩子不肯睡觉怎么办?不吃饭怎么办?打人怎么办?向亲友询问,向书本讨教,往往会得到很大启发,有豁然开朗之感。然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千变万化的,结果父母往往发现别人的告诫与经验不适用。的确,我们不能依赖他人甚至专家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发挥我们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