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会议就是讨论问题、集体决策的有效途径。一个组织或团体要想良好运行,会议起到很大作用。可以说,会开得好不好,决定一个机构的效率高不高。很多时候,会议主持人在主持会议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顺畅地主持会议,导致会议陷入误区之中。所以,为了成功主持会议,我们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
那么,会议主持注意事项有哪些常见误区是?
*,开头结尾不知所云。主持人必须在开场后,先声夺人,将会议的重点告知与会者。你也许以为,我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已把会议主题告诉大家了,已经没必要再次重申了。但事实上,他们有可能并没收到通知,或者已经忘记了重点。所以,在开场的时候,如果不明确主题,大家可能会云里雾里讨论,而离题万里。此外,很多会议主持在结尾时习惯三言两语就结束会议,如此草率结束会让会议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会议结束时有必要对会议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总,否则就会水过地皮干,导致会议时方案很多,会议后大脑空空。所以,出色的会议主持都十分重视结尾。
第二,照本宣科。在会议沟通中,重要的不是照念资料,而是会议主持人的即兴发言和即兴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气氛,让大家积极参与。如果会议主持人只是照着会议稿念下去,恐怕与会人员都会陷入昏睡状态。只有会议主持人摆脱照本宣科,会议才可能热烈活跃,效果也才能好。不过,有些严肃的会议不适合即兴发言。比如,新颁布的规则、有法律效力的条文等,则必须照本宣科,不能“任意发挥”。
第三,情绪不稳,大喊大叫。主持人的任务是让会议按照既定节奏进行,所以在议题讨论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争论。这时候,主持人要站在第三方位置进行引导,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争论之中。有些会议主持忽视这个原则,总是情不自禁情绪激动,跟与会人员激烈辩论,甚至大喊大叫,强迫对方放弃观点以实现会议的“和谐”。这个时候,你不必以势压人,只需要灵活诱导即可。
第四,语言呆板、目光呆滞。主持人就像整个会议的一条“线”,各个与会人员就像“珍珠”,作用就是要把分散的思想穿起来。会议够不够生动,重要的不是珍珠动,而是线动起来。相应的,如果这条线呆板不动,那么会议上的“珍珠”也不会叮当作响。所以,会议主持人切忌语言呆板、目光呆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即兴发言技巧,而且要善于运用身体语言,以此吸引与会者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发言。
做一个出色的会议主持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我们避免上述的误区,而且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即兴发言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在会议沉默、会议冷场、会议消极的关键时刻,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1.指名法。很多时候,每当会议主持人讲完开场白,大家往往会陷入沉默。无人主动站出来针对会议主题发表观点。这个时候怎么办?会议主持人可以直接点名:“李部长,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肯定有好主意,说说吧”,“黄主任,看您胸有成竹的表情,一定有不少主意了。怎么样,您就开个头吧?”这样一来,被点名的人只好站出来发表见解,于是会议场面就热烈活跃起来了。
2.点拨法。有时候,与会人员无话可说,是因为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这个时候,主持人可以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帮助对方打开思路。比如,会议主持人可以说:“如果从正面看不出特别的优势,那么反过来,咱们讨论下这件事的弊端呢?到底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呢?”经过这样一番点拨,大家很快就开始滔滔不绝了。
3.谐趣法。当与会人员在会议上争论激烈之际,主持人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即兴发言,让争论平息下来。比如,你可以说:“大家都小声点,据说声音的分贝太高会把耳膜震破。为了不变成聋子,我建议大家讨论时把嗓音降低为20分贝好吗?”相信凡是有幽默细胞的人,听到这句话后都会哄堂大笑,从而气氛得到了缓和。
4.收束法。如果会议上出现跑题情况,主持人可以及时运用收束法把话题收回来。比如,你可以说:“老张提到的提到的是一个新问题,见解很独到,理解很深刻,以后我们可专门针对话题进行讨论。不过今天我们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加强纪律管理,下面希望大家还是围绕这一点展开讨论。”经过这样巧妙的收束,相信后面的与会人员都会重新针对议题来谈,不至于出现离题万里的情况了。
5.过渡法。当大家讨论问题到一段落之后,主持人可以及时即兴发言加以引导,让讨论朝着更加深入具体的一面开展。比如,你可以说:“看来大家都认为加强战略合作是我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应该和哪些地区,哪些兄弟单位合作呢?具体的步骤应该如何计划?下面还希望大家能够开动脑筋,多多提供具体对策。”经过这样自然而然的过渡发言,接下来众人就会朝着具体细节方面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