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说孩子不专心,没毅力……其实这些不良表现,是孩子自控力差。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孩子自控能力的相关内容。
如何提高孩子自控能力
通过简单的小游戏,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带孩子玩一个模仿类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需要集中精神做出一样的动作。还有“一二三,木头人”、“躲猫猫”、“比比谁先笑”这些需要“忍”和“等”的游戏,都是对孩子自控力的充分锻炼,在游戏的情境里,孩子更乐意主动地控制自己。
契约教育
低龄的孩子不能判断自己行为是否适宜时,家长有必要制定适当的“家规”,也就是契约教育,家长跟孩子约定好规章制度,比如休闲娱乐的时间和做作业的时间,规矩一旦定下来就不允许变动,家长和孩子都要遵守。
适当地让孩子顺应自己的规则
孩子在刚学会一件事时,喜欢边做边自言自语地讲解步骤。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解释了孩子这一行为时说道:这是孩子自控力发展的自然表现,因为自言自语时他们可以更专注更持久。
如何解决孩子缺乏自控力的问题
成人回应孩子行为的方式影响着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那些使用积极的纪律约束策略、使用权威的行为管理方式的成人,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因为他们使孩子参与到了积极的认知过程中。
如果父母受到孩子的尊重并对孩子具有一定约束力,他们给孩子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遵守,即使父母不在场也一样。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ClaireKopp)对自我调节的发展做过许多研究,强调父母的爱的重要。
她这样写道:“孩子的自我控制来自哪里?它来自想要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的愿望,想要得到爱和积极情感的愿望。孩子不会因为规则好就遵守规则,孩子不喜欢那样。他们想得到爱和积极的情感,如果他们遵守规则之后得到这些,他们就得到爱和积极的强化。”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约束和规则的同时,不能缺少积极的关爱和支持。管教之中需要有智慧的爱相伴,规则之中需要有适度的自由并行。这样的管教才能得到孩子的自发尊重,如此的规则才能得到孩子的自觉遵守。
怎样解决孩子缺乏自控力的问题
在米歇尔的实验后,很多研究者提出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的环境,尤其是没有父母或家庭的过度“干扰”,或许他们的控制力会增强。比如,在家庭比较舒适的环境中。
基本上孩子的任何愿望都能够没有阻碍而轻易达成,但这种状态却非常不适合孩子自控力的培养。由于自控力作用于人的深层意志层面,因而*选择具有“逆”性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意志作用力。
简单说来,就是不要让孩子的愿望和欲望过于轻易达成,或不经过任何自主用力而得到心中想要的一切。那么,这样的条件要求在他们熟悉或已经安排好的环境中发生的可能性就自然不大。
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具有一定的可控“风险”那样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孩子动用主观能动力才能达成或做到他们心想的一切事物。
怎样提高孩子自控能力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哪些是情绪问题,哪些不是情绪问题。从气质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反应的快、慢、强、弱、灵活性与稳定性都是天然而正常的,家长们经常按照成人标准去看待孩子,过高的要求,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成长的压力,成为真正情绪问题的原因之一。
如我们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哭必哄,摔必扶,嚷必阻,玩必陪。这些不起眼的动作,都会对培养良好情绪带来影响。“哭必哄”让孩子明白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大人注意的办法,“摔必扶”让孩子缺少了自己站起来的勇气,“嚷必阻”让孩子不敢在任何场合表达自我。
“玩必陪”让孩子不知道自己独立思考的乐趣。除了教育带来的情绪问题以外,屏幕形象中情绪模仿、小伙伴们间的相互学习也会形成影响。然而,早期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父母。优质情绪的形成是在亲子互动中形成。如亲子沟通、亲子运动、亲子旅游、亲子阅读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