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是指*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那么如何提高农村*生语文素养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如何提高农村*生语文素养
一、结合农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要把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以农村生活为基础,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情激趣,培养农村*生对语文的兴趣。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有十六个成语,这些成语都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艺术有关,分别是形容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方面的词语,有的词语可以形容多个方面。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似乎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多大的关联,如何让他们学好这些成语并会灵活运用呢?在这些成语相邻页有一个成语故事《响遏行云》。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快速读文,自由读文并尽量记下来。接着让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试着讲述这个故事,做个故事新手;再接着让学生上台讲述这个故事,做个讲故事老手;*让学生再一次上台讲述故事,做个故事大王。
本来有点胆怯的学生,在故事新手、故事老手、故事大王这样的头衔的吸引下,很好地完成了讲故事的任务,对《响遏行云》这个故事印象深刻,而且对成语学习也充满了兴趣。由此引入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中的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
二、围绕阅读教学进行习作训练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早已提出:“虽有佳肴,弗知其味;虽有至道,弗知真善。”无论何种版本的教材,都可以适时渗透读写训练。让学生凭借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举一反三,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如在学完《一面》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后,学生已经大体知道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描写人物,刻画人物的形象。要如何让学生在人物外貌描写上做到匠心独运有别于*时就开始的学习外貌描写呢?《一面》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了人物的外貌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学生总共找到了三处外貌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按课文的顺序逐句读一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出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都能准确概括出人物的特点就是瘦。再读课文中这三个句子,想想作者每次看到鲁迅的位置在哪,距离有变化吗?学生读完后自然总结出距离由远及近,看得越来越清晰了。老师总结: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地描写人物的外貌就会有这样的效果。随后进行课堂小练笔:运用由远及近、由粗到细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老师。这样的学习水到渠成,本单元的习作在描写人物方面学生写得非常生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作文教学不仅仅在课内进行,课外同样也可以,教师要通过积极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我校,我们开展了各种文学兴趣小组活动,创办了校刊。兴趣小组活动一周活动一次,内容主要有名段名篇诵读、办文学板报、制作文学手抄报、成语接龙、作文比赛、片段描写大赛、巧对对联、演讲比赛等等。校刊每月一期,主要刊登学生在这一学期中通过活动或作文课写出的优秀文章,有时也可以是某个片断,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产生一种自信心,由此产生了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成了写作的主人,不再是写作的奴隶。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四、培养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厚积薄发”。有人这样形容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系:“阅读是藤,习作是瓜”。的确,阅读和习作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读和写从来就不分家。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是习作训练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完美地诠释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同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让学生在阅读中打开视野,拓宽思维,积累知识,明晰道理,学会做人”读书不仅仅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词汇,更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引领完成学生从读到写的超越。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因此需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在此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评选“阅读之星”、“故事大王”等并给予适当表彰、奖励,也可以定期、不定期开展一些好书推荐、阅读交流等活动,如“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介绍对你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本书”、互相评议优秀读书笔记(心得)等,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增加了阅读量。
怎么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比如:教科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生产劳动、博物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新课程强调学校要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例如:我们每一周都开设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抢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赛、联欢会、辩论赛、讨论会等。因为指导课形式活泼,又有激励措施,学生的阅读热情分外高涨。还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进行调查访问等。办手抄报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媒介的能力,调查访问则可以实地演练学生语言表达学会交流,读书报告会是一种读讲结合内化阅读体验的实践活动。
(2)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资源,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学校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挑山工》一课中讲到“登山的时候,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城里的孩子对挑山工为什么这样做不易理解,农村的孩子有的做过活,挑过担,还能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于《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的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纯净”的语境优势。
(3)在收集中拓宽学生认知渠道。城里的孩子在家里可以看到电视、电脑、报刊等,而农村的孩子也可在家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识知渠道。学生可通过收集化肥袋,认识“氮、磷、钾”“碳酸氢铵”“尿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学生还可以通过收集种子袋认识“油菜”“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和注意事项。学生的识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自然也就拓宽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4)在民俗中感悟淳厚亲情乡情。在农村,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以此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独具风味。活动中,“婚丧嫁娶”、 “端午裹粽子”、“清明节祭祖”、“重阳节登高”、“腊八节吃腊八粥”、“春节包压岁钱”……这些平时生活中的小事无一不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无一不凝聚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从传统佳节到地方特有的节日,从祖辈口中听到的典故传说到幼年唱到的童谣等都在学生的调查和回顾中鲜活起来。
例如传统节日:端午节,农村就有着独有的习俗,采艾叶、菖蒲,插在窗户上,能驱风辟邪。“农历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用地菜子、红枣、荔枝,再配两三片生姜煮出来的鸡蛋,也包涵了一份浓浓的亲情,母亲在村口吆喝孩子回家吃鸡蛋的情景,都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一篇篇佳作如《又到端午节》、《有趣的“鬼节”》、《腊八粥》、《我的压岁钱,我做主》等充分展示了同学们课外学习的成果,也溢满了家庭中浓浓的亲情、邻里间淳朴的乡情。
三、积极开拓社会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深入村镇文化环境,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在农村,孩子们除了学校之外,还可看到房屋墙壁上的广告,可以看到《村规民约》《计划生育公开栏》,还可以看到春节过后各农户的对联,这些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增加语文知识。从《计划生育公开栏》认识了许多人的名字;从对联中不仅学到了对仗的修辞,而且积累了许多成语,“吉祥如意”“万象更新”……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现在学生喜欢玩电脑,我就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例如利用“新闻小调查”、“汉字的演变”等形式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性学习。利用电脑制作“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等各种主题的手抄报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还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作为农村*,他们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农村*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提高
1、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教师可将一些篇幅不长,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优秀诗文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
2、加强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
①以人为本,精心设计。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只重视少数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以信任、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②大力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顿悟,这些方法是符合汉语文学习规律的,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就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文言语感,使学生得到传统经典的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根基。
③加强语文课堂训练,活化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语文课堂训练。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不必为传授而传授,应该结合练习进行传授。语文训练多种多样,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等。应该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量的训练任务,使课堂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3、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农村*语文资源,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无不蕴含着无尽的知识,而这些资源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把“泥土”和“草叶”装进书包,把“鸟语”和“花香”带进课堂,让学生到田野去,到果园去,亲近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
例如可以开展家乡风俗、家族故事等调查活动,可以搜集春联、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农谚、歇后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调查集镇店铺招牌广告文字规范使用情况,也可以调查研究小城镇发展变化的情况,等等。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让农村*生的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求知的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生的语文素养
一、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的课外兴趣作业。例如:收集家乡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学生通过实践明白哪些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加深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孩子们生在农家,对家作物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不像城里的孩子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的表面。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乡村特有的生活和识字结合起来。
3、 要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教师可以因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在教学中把朗读落到实处
《新课标》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朗读几乎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还有助于语言的积累。 因此,朗读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1、在朗读时把吟诵和品位相结合
语感训练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吟诵与品味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例如《桑娜》一文中,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感受桑娜复杂的心情,体会桑娜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2、在朗读中合理展开联想与想象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澜、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
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农村*大多没有多少图书,而且大多内容陈旧,不适合学生阅读,更谈不上有图书馆。而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长认识跟不上,也没有几本课外书籍,农村*生基本处于无书(课外)可读的状态。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进行大量的阅读不行的。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积累,完成语文的三维目标。
因此一方面学校应每年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学生购买图书;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一些课外书,让学生有书可读。而我们也可以在所任教的班级成立一个“图书角”,书的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为从学校借来的图书;一部分为学生自愿从家中拿来与同学共享的图书,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阅读“图书角”中的图书。
为了增加图书角的图书册数,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捐一获十”活动,倡议每个学生都捐出一本书,这样如果全班有三十余名学生就会捐出三十多本书,所有学生把这些书都认真真地读一遍,就等于自己有了三十多本书。每个学生捐出一本书花费在十元左右,家长完全承受得了,这个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效果很好。
为了展示学生读书成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教师可以在每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或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每周还开展摘抄或读书笔记展评,对于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可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