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招标及施工阶段的控制更为复杂、多变,因此工程项目招标和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至关重要。 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方法以及相关知识。
招标风险的管理对策
(一)规范招标程序
招标程序的合法、规范是所有电力工程项目招标首先需要控制的风险。我国投标法律规定,招标前提条件,一是工程项目实施应当完成的审批事项均已履行完审批手续,二是工程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均已到位,所有电力工程项目招标,应当在具备这些法定的条件之后才可以进行。在实施招标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规章以及*电力系统、地方性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具体操作。对特殊情况应本着公平、公正、保障招投标各方权利的基本理念,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置。
(二)招标投标过程严格审查
对于工程合同的风险,在合同签订阶段首先应通过合同谈判以明确招标投标环节中尚未完善的内容,应当从合同内容与效力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尽可能保证最终签订的合同内容完善;为了应对诸如工程技术运用不恰当而引起的第三方索赔,工程设计变更而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等可提前预见的风险,应提前确定好风险责任的公平分担规则。对于工程变更设置严格、完善的程序,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的发生,确保工程变更条款确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管控工程招标环节中投资风险
应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招标程序。科学地使用评标办法,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合理设计具体的评审指标及其分值权重,在确保工程最终质量和用途的前提下,实现对工程投资的有效管理。有效运用*、*限价规则,把握编制限价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同时,还要科学处置无法实现招标目的项目招标,充分分析招标过程中的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处置。
加强工程项目招标阶段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1、重视招标阶段的决策
招标是一项严肃的法制程序,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发出投标邀请书后或者售出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后不得擅自终止招标。而在建设项目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施工图纸不够完善、工程量清单未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急于开始招标,往往会给后续施工阶段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决策层在开始招标前应慎重考虑,在落实了资金是否到位、施工图纸是否齐全完备、计价方式是否明确、评标办法是否适当等多方面的信息后再决定是否启动招标程序。
2、加强招标阶段施工图的审查
施工图纸作为拟建工程的技术条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是工程技术质量和工程量清单准确率的保证。勘察、设计的深度和正确度,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和全过程造价控制。施工图纸完成后,建设单位参与审查设计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材料、设备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对于设计图纸的不足之处,请设计单位及时予以更正和补充,以便为工程量清单提供准确编制依据。同时,也减少施工中的变更设计,有效控制索赔。
3、注重工程量清单编制与审查
(1)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和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因此工程量清单必须科学合理,内容明确,客观公正。招标人应通过竞争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定与工程相符的有资质、业绩佳、信誉好的咨询单位,明确编制清单的项目负责人,落实具体编制人员,他们的从业经历和业绩对保证清单编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新招标的规避方法
1、招标人方面
招标人在组织招标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能私自减少或增加招标环节,以保证招标工作的顺利完成。
首先,招标人必须在规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同时尽可能利用更多的传媒形式发布招标信息;其次,合理划分标段,合同包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第三,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将有关废标或无效投标的条款显著列示,并且采用加重符号或粗字体以提醒投标人注意,;第四,招标文件中不宜设置隐性废标条件;尽力避免有碍公平竞争或条件苛刻的歧视性条款;第五,严格按照规定确定招标文件的发售时间和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时间。
2、投标人方面
投标人主要应该从自身方面着手防止废标或无效标的产生。
首先投标人要认真阅读、理解招标文件,逐条核实招标文件中有关废标条款的要求,特别要注意招标文件的隐性废标条款和法定废标条款,隐性废标条款隐藏于招标文件之中,容易被疏忽和遗漏,一个小小的具体要求可以把非实质性问题变为实质上不响应招标文件。
其次仔细编制投标文件,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各种实质性要求。无论是从投标文件的格式,还是密封、装订要求;无论是商务标的编制,还是技术标的编制;无论是投标文件的提交,还是参加开标会议,都要关注每一个细节,从高处着眼,从小事入手,深入研究招标文件,科学制定投标策略,仔细编制投标文件,方能避免出现废标或无效标的情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评标委员会
评标委员会应当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地评审和比较。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为避免专家评委的个人观点影响,还应注意提高专家团队的素质,考察专家是否熟悉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是否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等。不符合条件的,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