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属弦鸣弹拨乐器,它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高音特点填补了民族管弦乐队弹拨乐声部缺乏高音乐乐器的空白。下面就来说说柳琴的声学原理及乐器结构,大家千万别错过。
柳琴的声学原理及乐器结构
柳琴属高频板发音体,它的发音是由背板振动、面板振动、琴码振动、弦振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背板:它是柳琴最主要的部分。一般为扁平型半梨形琴身,在覆盖了面板后就组成了乐器的共鸣箱体。背板木质优劣和音箱共鸣的好坏,与乐器的音量与音色有着直接的联系。首先是选材。历来红木(学名PTEROCARPUE INDICUS)一直是制作琵琶、柳琴这类弦鸣弹拨乐器背板的*材料。用红木制作的背板,由于木制坚密,音的反射敏锐、透亮,音质和音色特别好,其共鸣常有一种类似金属的明亮而坚实的声音,其他的硬木则缺少这种特有的音质。其次,背板槽形挖空的深浅与乐器音量共鸣的大小,明亮与浑厚音色的区别也有着直接的关联,其内壁光滑与毛糙的程度,对不同音区的反射也有联系。
面板:它是盖在背板上的一块上窄下宽的木板,与背板共同组成柳琴的共鸣音箱,通常用的是梧桐木料。因为梧桐木料比较疏松,声速传播较快,达3320米/秒,故共鸣比较大。1.面板的质地的选择与厚薄分寸的掌握影响着面板的振动。首先要选直顺纹理的面板因为直顺纹理的声传导速度比径向纹理要快3到4倍,比弦向纹理的要快6到8倍。而木材的传声速度越高,它的弹性摸量越大;弹性摸量越大,其共振性就越强。其次面板的厚薄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面板厚些音色坚实明亮,反之则较浑厚。但这不是绝对的面板的振动还有其他因素。2.音窗:柳琴的由于体积较小,所以在面板上开有两个声孔,加上塑料装饰一下我们称为音窗。柳琴的琴体内空腔与声孔和面板及背板组成复合的振动系统,音窗也就相当于出音孔,加大柳琴的音量。
琴码:它起着柳琴对弦的传振作用,与二胡、三弦等乐器上的码子作用相似。弦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琴码传到面板上,然后再引起背板和面板组成的箱体共鸣。因为柳琴属高频乐器,弦都用的是钢丝弦,张力比较大,故琴码一般用竹制。它的高度一般与山口相比配,安置的部位上下和离面板的高低,对柳琴的音量和音色都有一定影响,一般放置在离护板骨4CM的地方,琴码稍靠上,弦的张力相对紧些,反之则松些。由于柳琴这种有音板制作的乐器而言,面板的吸湿能力影响着乐器发音效果的稳定性,演奏者可以靠琴码来调节弦的张力。
琴弦:它是柳琴的音源物体,是最典型的振源。它的材质直接关系到音质的好坏。一般柳琴的一弦和二弦都采用钢丝弦,这种弦音量大,音色明亮清晰,适宜柳琴的高音区。三弦和四弦采用的是钢丝外缠上面面尼龙丝组合而成的尼龙钢丝弦。这样的弦要音色要柔和些,适宜柳琴的低音区。
品:柳琴的品决定着音位,一般都按十二平均律来计算和排列。十二平均律并不是把弦的总长等分为十二个部分,而是把一个八度分成频率比相等的十二个半音的律制。世界上最早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代的乐律学家、数学家朱载堉(1536—约1610),他首创了“新法密律”,即是十二平均律。但是在那个时代由于乐器在合奏时一般进行着支声复调,“五度相生律”占主导地位,发明后并没有被应有的推广。后来,西欧的音乐家也发现了十二平均律,并在当时的管弦乐队的音乐实践中得到推广。在解放后随着民族管弦乐队的建立和发展,民族器乐进行了改革,也用上了十二平均律。要了解柳琴的品的排列,就要先了解十二平均律的计算方法。十二平均律就是把八度音程等分为十二,在理论上则是运用数学上对数的原理,并结合 音的振动数比等方面来加以演算。简单的来说可以把八度作为2,开12次方,其所得到的是十二平均律半音的“频率倍数”(1.05946);把这个数连续自乘十二次,就得到平均律各律的频率倍数。如它自乘1次为1.05946×1.05946=1.1225,这就是十二平均律全音(大二度)的频率倍数,再自乘一次为1.05946×1.05946×1.05946=1.1892,此为十二平均律小三度的频率倍数,其他音程依此类推。柳琴的有效弦长(山口到琴码的距离)为42CM,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算出柳琴的音位表。
柳琴的演奏方法
柳琴的演奏技法与琵琶类似。有的地方,柳琴的演奏方法和阮一样。
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方法正确,才有可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否则,南辕北辙,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乐器演奏更是如此,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而方法错误,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柳琴演奏中,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可以发出晶莹剔透、圆润饱满的音色,可以产生浓淡疏密错落有致的音响效果,可以大大丰富音乐表现力。
柳琴演奏方法的关键所在,就是一个如何用力的问题,而用力的大小对于音色和音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力过多,易造成声音噪、肌肉僵,劳累或紧张;用力过少,易造成声音虚、音质差,触弦感不好。因此用最适当的力量来完成各种技术、技巧是掌握正确演奏方法的重要原则。而在柳琴演奏中,恰恰在如何用力这一点上出现的问题最多,如右手拇指凹陷、右大臂用力过多、腕关节太死、左手拇指凹陷、不会运用大关节发力按弦的方法等,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演奏技能的掌握、演奏水平的提高。
右手拇指凹陷,其直接后果必然是拨片捏得太死,无法控制、调节拨片的松紧度,使过弦技术的灵巧性大打折扣。这样不仅音色单一、声音紧张干涩,而且还大大影响了快速音符的演奏。
右大臂用力过多,造成肌肉紧张,耐力降低,动作不灵活,各种技巧的连接转换受到阻碍。
腕关节太死,造成弹挑或轮音小臂转动动作不畅,轮音频率上不去,扫弦不集中,演奏不连贯等。
左手拇指凹陷,造成关节紧张,按弦动作迟钝、僵硬、笨拙。
不会运用大关节发力的方法,造成用力不均、手指不灵活、缺乏弹性,难以胜任快速演奏技巧。
正确的演奏方法要求演奏状态自然协调、舒展大方、用力通畅、简单省力、松紧有度。双手演奏的生理机能要与力学、运动学原理完美结合,使大臂肌肉、腕、指关节动作放松、协调,从而能恰到好处的发力和用力以获得优质纯正的音色和所需要的音量,并且保持各种技术技巧转换与连接流畅而无痕迹,演奏持久有耐力。
柳琴和琵琶的区别
从结构来看:
1、琵琶音位由品位和和相组成,而柳琴只要由品组成。
2、其他的结构基本一样,但是柳琴都小很多。
从音色看:
1、柳琴音高,而琵琶有高音区也有中音和底音,柳琴当然也有但它的高、中、低音范围在琵琶音的高中音部分,因此在乐队中它属高音乐器。
2、柳琴音尖亮高硬(在演奏中以弹片而不是指甲),因为音域的受限,表现力不如琵琶丰富,和完整,虽然说琵琶高音也很好,但不及柳琴的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