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记忆力的实验中,最有难度的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可控性。对于一个研究*或社会关系的人来说,他会立刻否定在研究记忆实验中控制内在环境的做法,因为心理活动总是动荡不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心理活动中没有任何可以计量的东西,也无法预见,这个有决定性的因素也最难把握其变化。情绪自不必说,其他的诸如对实验的兴趣、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对某件事所产生的想法和思维活动过程的改变,都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我们只能在非常小的范围内稍加控制,即便这样的控制也并不一定会令人满意。
例如,受试者在一天实验开始的时候偶然得知一件不愉快的事,那他在实验过程中就有可能出岔子,即便他没有遇到任何事,也有可能莫名其妙地烦恼。这时候,我们不可能对他进行精神分析,探究他情绪问题的根源,况且我们也不是专门研究情绪的心理学家。
我们发现的关于心理活动的问题的确重要,但在实际的实验之中,我们却不需要过分在意。这些内在原因在一些相对高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虽然非常重要,但这些问题只是发生在相对特殊的环境,并不具有普遍性。受试者如果没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也没有遇到什么突发的事情,他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不会不大。况且,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平和,并不需要受试者做出太大的努力,这样的实验一般造不成受试者情绪的大幅度波动。
更为可喜的是,大部分的心理波动都可以依靠意志力去调控,对实验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兴趣可能因为一定的心理状态而转移,注意力也会因为不同的外界刺激而变更方向。但总体来说,它们很容易控制。例如,我们要观察一段文字,即便我们不愿意去看,或者前面站了一位美丽的女士,但只要我们稍微专心一点,就能做到心无旁骛。而文字的客观也没有因为注意力或兴趣而发生任何的变化,我们连续多少次观察它,都会得到一模一样的图像。
根据我们的知识和假设,普通的记忆保持和重复出现与知觉、感觉差不多。我们假定这种特性就是知觉和感觉,这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我们想的这样呢?答案是不确定,正如上文中的无数例子一样,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刚开始就决定。
我们现在对于记忆的知识太匮乏,甚至有些是片面的、武断的,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一些相对特别的示例中得到的。这些事例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以我们不能根据这些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运用实验的措施,把我们假设的和已经知道的对记忆的维持和重复出现有影响的实验条件控制起来,并尽量固定,然后才能研究其他几个方面。
实验素材选择的原则是,从各个方面排除对实验具有重大影响的兴趣和注意力所造成的差异,并尽量阻止来自外界的可能干扰,使注意力集中在实验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受试者有时候会突然产生一些想法,例如,突然回忆起一件伤心往事或突然有了一个念头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受试者的情绪或注意力,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这些影响的有效时间非常短,甚至只是瞬间。只要我们人为地将实验时间加长,这些细微的干扰和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在实验的时候,将我们能得到的条件与环境进行*限度的控制,就能得到最准确的实验结果。那么,这些条件控制好后就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吗?实际上,控制条件之后,确实能使结果精确不少,但真正的难题是,怎样才算是完全的固定?其实,完全固定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结果固定,这也许能看成检验环境和条件的一个理论依据。只是,当我们纠结于这个问题时,另一个棘手的问题也许又会悄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