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网合作机构 > 素质训练培训机构 > 记忆力培训机构 >

天才领路者

欢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位置:素质训练培训资讯 > 记忆力培训资讯 > 终于晓得如何测量记忆力

终于晓得如何测量记忆力

日期:2021-12-19 14:44:08     浏览:177    来源:天才领路者
核心提示:如何测量记忆力?我们现在从测量记忆的角度,再次讨论前文提到过的保持和重复出现的诵读。在这两种现象中,至少可以把握一种数量的观察和看清一种数量的变化。
如何测量记忆力?我们现在从测量记忆的角度,再次讨论前文提到过的保持和重复出现的诵读。在这两种现象中,至少可以把握一种数量的观察和看清一种数量的变化。一个音节组从*次出现到第二次重复出现,中间所经过的时间是可以记录下来的,而使完整的记忆得以重复(完全背诵)所需要的朗读次数也是可以衡量的。但是,从最初的实验来看,再根据发生的现象推断,这种情况也可能不发生。也就是说,音节组是否重复出现是有概率的,也许会重复出现,也许不会。不过,我们有时候也要承认,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它或多或少地接近实际情况,因为它是基于某个特定数值下的不同级别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把特定的观察限制为偶然的遇到或者特意的关注时,记忆就从我们内部突然重复出现,这时候,对我们来说,一切的差异将无法存在。  

如何测量记忆力

  在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少用一些内省的方法,因为单纯的想象容易脱离实际。而且,脱离内省还能将记忆中的某些深层差距挖掘出来。假设,我们把一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不需要经过任何形式的复习,都能随时随地凭着记忆背出来。但是半年之后或者一年之后,我们就很有可能会忘记,不管怎样努力思考,也无法在意识中找到那首诗的只言片语,运气好些,兴许能记得一些零星的片段。这时候,我们再拿出那首诗重新学习,就能再次学会,而且比*次学习这首诗要快得多,比学习同样长度的同类诗的速度也要快。   在这种现象之下,我们就会知道,*次背诵诗句时,这种记忆被深深地留在了意识中,即便半年后我们背不出来了,那次背诵所形成的连贯以及押韵的记忆仍然留存在我们的脑海中,是能够进行测量的。如果*次背诵和第二次背诵中间间隔的时间较短,那两次学习的效果差距就非常大。反之,如果*次背诵和第二次背诵中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如三年以上,那么两次背诵的差别就有可能不明显,甚至不容易察觉。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次背诵的时候聚精会神,两次的差距就会大,反之,两次的差距就小。   总体来说,我们对于这些用数量表示的在一定范围内的记忆差异的存在深信不疑,但在其他情况下,我们只是认为它存在,而没办法用有效的观察方法去验证。但记忆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大门,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这让我们可以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找到对于记忆的量化研究方法,使我们在记忆的效果方面清清楚楚地确定一些发生的现象,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但是,有了这个方法,我们是否就能够对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因果循环树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呢?答案是不一定,这必须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就像我们做化学实验的时候,不知道化合作用究竟是热量、光电还是其他因素所产生的能量一样,我们不能预先确定原因,只能有一种确定的理论和方法。实验的时候,先假定这种方法是正确的,然后在实验中逐渐观察和记录,*看看记录与我们的预期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证明假设成立,此时的假设成为概念;如果两者自相矛盾,则推翻原假设,开始新的假设。   我们从实验的角度出发,不考虑没有数量来衡量的记忆重复出现是否发生的现象,而只是从记忆的效果来看,比较这个过程中的数量。我们要测量的是,当外在或内在的条件变化时,适当数量的反复背诵和人为的记忆重现的关系。这样的重复出现需要人的主观,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要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记录到达目标所需的时间,这里的“目标”一般指从一开始到完全背诵的时间长度。如果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我们计算的时间超过了达到完全背诵的那个时间点,或没有达到,那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若要把它们量化,就非常不准确了。比如学习一首诗词,在记忆的重复出现之中,受试者必须要选择一个特殊的点,来确定记忆*次完整的重复出现的时间,而随着实验的进行,受试者就可以相当准确地找到*次记忆重复出现的点。   第二,我们必须要确定这样一个假设,就是在外界任何条件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在每次记忆重复出现的时候,诵读次数都是相同的,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如果在外部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每次到达记忆重复出现时的诵读次数都不相同,那么,这个实验就没有任何意义,变化其他的环境和条件所产生的差异性也就无法准确测量。*种条件想满足并不难,只要找对正确的需要朗读和背诵的实验素材就可以,比如一首诗、一个字表、一首歌曲。当然,*用的还是由字母组成的音节组,这在第三章将详细解释。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重复朗读和背诵的次数逐渐增长时,记忆就会频繁地重复出现,但最初的几次肯定是不完全的、成片段性的。慢慢地,重复出现的记忆准确程度增加,到了*,重复出现的记忆已经与实际的内容完全相同。   *次完整重复出现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记忆力强的人所用的时间短,记忆力弱的人用的时间较长。*次出现完整的记忆时,我们就可以马上将它选择出来,并记录下时间。实际上,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我们也能很快认出来。我们把*次的完整记忆称为“   *次可能的复现”。*种问题解决后,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完整记忆重复出现的次数是完全一样的吗?这个问题看上去有些幼稚,但却实际存在,它好像一个不用说就能猜出来的假设。但事实上,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或者只能得到一连串并不准确的答案。但这个问题被提出来的时候,我相信有99%的人会说:“如果实验条件完全一样,出现的次数肯定一样,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这句话虽然没有根据,但实际上是正确的。不过这个理论对我们的实验而言价值并不大,如此唐突地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没有搞明白当初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证明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次数是否一致,而是我们怎样避免环境的变动。   实验过程中,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都在变化,我们能够控制实验的时间段,但却很难避免天气或者季节,甚至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可能对实验产生影响。我们能够采用一系列的办法使这种外部环境统一,而且只要肯花工夫和成本,就能够做到。但是,内部环境并不容易。我们无法人为地监测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所谓的内省或者意志力都不能很好地控制内心。这种不可控性给第二个问题增加了不少难度。  
如果本页不是您要找的课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