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多种情境,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介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一
1.创设问题情境,形成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
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教师可从文章的*一句话:“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问题:(1)儿童多的地方是怎样的情景?(2)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呢?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2.创设形象意境,体悟文本意蕴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于是“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了阳光普照般的母爱。在意境中,情是被物化了的情,景是被情化了的景,真可谓是“景中情”、“情中景”了,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呢?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让文本生动起来,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如教学《水乡歌》一课,西北地区的学生对“水乡”这一概念较为陌生,在教学中,教师便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水乡的录像等手段再现水乡的美丽,从而让学生进入王国维的“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深刻地体悟文本的意蕴。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二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源于生活。 在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后,我们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感悟课文的情节和主题。感悟不能只靠语言文字,而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情感迁移,获得真切的体验,并与文本产生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就是一种很好的移情途径,学生通过想象,可以体验到文本深处的美的意境,美的人、事、景、物。
如在教学《春天的雨点》一课,我让学生看着插图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一下:乌罕娜老师护送达丽玛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凝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她会对老师说些什么?同学们兴致很高,发言踊跃。有的说达丽玛可能会说:“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不该走神,我以后一定会改正的。”有的说达丽玛会说:“老师,我上课走神,你不但没批评我,还给我补课,你真是我的好老师。”还有的说:“乌罕娜老师会说:‘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真替你高兴。’……”无需多费唇舌,浓浓的师生情谊就尽在其中。
这样,借助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感觉迁移,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沟通了文本与孩子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就会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和投入,从而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有效地感悟了课文,提高了阅读效率。
角色体验,入情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认知,而且要重体验。让学生获得体验的一条直接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再现课文的情景,如举行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改编课本剧等。这样真正“走进”文本,文本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改变被动的说教式的“体验”,从多角度、多层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自然,在学生的角色扮演中流于浅表或误入歧途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助的双手,把学生“拉”回来,引导他们获得健康、正确的体验。
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矿泉水瓶、水,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在亲身操作中体会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进瓶子的细心与耐心,观察水慢慢升高的现象,能使乌鸦喝水的经过更直观形象,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乌鸦动脑动“手”而成功的快乐,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再如,教学完《皮鞋匠和银行家》一文后,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凭借这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一方面检验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让他们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应当认识自我,相信自我,确立自我,要愉快地生活。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阅读的品质自然也就提升了。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三
朗读入文法
文本的生命是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记得韩军老师说过*的文字是立体的,是有生命的,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到文字的立体感。的确,正是因为一个个立体的有生命的文字,才有了一篇篇有理想,有情感,有生命的文章。只有通过读文字,我们才能进入文本的思想,才能做到与文本的对话。朗读入文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走进文本的方法。我们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朗读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让学生读就能实现教学目的。是的,学生多读会把握文本的大意和思想,然而真正的能够进入文本的灵魂,能够进入文本的情感,能让学生的精神体验、生活体验与文本的生命发生碰撞,仅学生朗读是远远达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范读”。
教师的范读可以缩短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使教学顺利紧凑地进行,更能提高学生的体验层次,使语文教学能够在较高的层面上进行。韩军老师的公开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堪称精美。你看他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去介绍艾青与保姆的关系,而是一开始就是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范读”。学生听得哽咽唏嘘,泪流满面。这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文本之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便自然流畅和谐地展开。如何朗读是一门技巧很深的学问,我的经验就是注意文字的意义和平仄音之变化,把握情感的轻重缓急,语气的高低快慢,文本的生命情感会在朗读中自然显现出来。
背景铺垫法
有些课文,仅靠文本的朗读是很难进入它的情感世界的。这种文本的生命张力更多体现在与文本相关的其他的教学资源中,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机的整合,合理安排,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处呈现给学生。造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与作者和文本进行和谐而深入地对话,思想情感与作者的生活感悟发生碰撞,激荡起情感的波澜,意欲表达自己的心声。无需教师点名提问,学生自会一吐为快。这就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学佳境。
比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单靠文本是很难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的,也很难领会文中所传达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要先蓄势,形成一种进入文本的情感氛围。教师必须先要收集关于史铁生的事迹,以及他写的有关“母亲”的文章如《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秋天的思念》《病隙碎笔》等,通过介绍其病前和病后的情感变化和行为变化、帮助学生进入《我与地坛》中作者与地坛的生命交流,与母亲的生命交流,进而进入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体验与文本的融合交流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