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or敏感期?2分钟搞清他们的区别,不再傻傻分不清
孩子多动不安,
是前庭感觉发育不良?
还是进入了某个特殊的敏感期?
孩子爱吃手,
是口腔触觉发育不足?
还是口唇敏感期正常现象?
小编发现,自从了解了感统失调的概念,有些爸爸妈妈就很爱疑神疑鬼。尤其碰上孩子进入某一敏感期,出现一些特定表现,爸妈马上着急了:这不会是感统失调了吧?让人哭笑不得。
今天花2分钟读完这篇文章,快速了解感统失调和儿童敏感期有什么区别,告别疑心病!
定义
敏感期——是孩子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每顺利度过一个敏感期,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所以当孩子进入某些敏感期,表现出某些特定行为时,不应一味制止。
感统失调——简单来说,就是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出现的轻微障碍,使得孩子许多*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这些表现容易被家长忽略,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
持续时间
敏感期——敏感期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现象,过了特定时间段,相应的敏感期现象也会自行消失。这种行为消失后,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症状一般不会自行痊愈,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阻碍,必须及时矫正。
如何区分
为什么有一些家长会容易把感统失调和敏感期的行为相混淆呢?因为他们的表现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不难发现,敏感期是发生在特定时间的。
因此,区别两者的*简单方法即是:了解各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段,并与孩子的现有表现做对比。
比如,如果孩子是在两岁之前的口腔敏感期内喜欢吃手,属于正常现象。
三岁以后甚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如果还在持续吃手、咬指甲,则多半是口腔触觉发展不足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感统训练来改善。
以下是儿童典型敏感期的表现和对应时间段——
01
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
这个时间段宝宝喜欢吃手,TA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02
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12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是*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03
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3岁
大肌肉1-2岁,小肌肉1.5-3岁,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04
语言敏感期—1.5-2.5岁
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对声音很敏感。
05
秩序敏感期—1-4岁
有着强烈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06
社会规范敏感期—2.5-4岁
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部分活泼的小孩子可能会有些"人来疯"。
07
空间的敏感期—9个月-4岁
喜欢垒高高、三维游戏、钻箱子等。
08
色彩敏感期—3-4岁
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对色彩很敏感。
09
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
不断追问"为什么",不管不顾地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10
执拗敏感期—2-4岁
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如发脾气,哭闹等。
11
人际关系敏感期—4.5-6岁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兴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
12
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
在幼儿园里,经常有穿着白雪公主服装的小朋友,他们开始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对特定的装束打扮迷之执着。
如果孩子在相应的敏感期,出现了特定行为,爸爸妈妈不必担心,耐心引导孩子通过他们的方式去感受*即可。但是如果过了某些敏感期,还有一些不寻常的行为,比如:
①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容易跌倒;
②挑食偏食,食量不稳定;
③喜欢尖叫、大叫,不停跑跳、爬上爬下;
④对某些材质非常抗拒,例如泥沙、绒毛;
⑤讨厌别人的触碰,容易和同龄人发生争吵;
⑥对危险的感知力差、对疼痛不敏感;
⑦顽固偏执,处理问题灵活性差;
⑧语言表达能力差,发音不清,语言发育迟缓;
⑨手部力量弱,无法完成一些手部精细动作;
⑩不自信,容易受挫,容易退缩……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感统失调了?建议首先到专业机构进行一个科学的感统测评判断孩子的感统发育水平。
如果孩子真的存在感统失调的情况,也不用紧张,只要尽早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大多数孩子的能力都能获得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