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装载机品牌数量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关于一些中小品牌减产、转产、并购等各种传闻不绝于耳!装载机行业整合正在提速!
精英智汇专家点评:
*装载机市场,这个曾经让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都奈何不得的市场,对*制造商来说却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很多很多的制造商都知道装载机行业的微利现状,另一方面还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努力争取进入这个领域?
从专业营销角度来看,服务升级是典型的企业利用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整合的案例。服务升级在给被迫跟进者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装载机行业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1.营销向产品本质回归。经历长期价格战和销售条件战之后的装载机行业,终于开始向产品本质回归了。不断降价、不断降低销售条件,几乎让装载机营销人士忘记了产品这一营销根本要素,当价格和销售条件的作用越来越难以发挥的时候,人们开始发现通过改进产品、开发新产品和重新组合产品同样也可以创造出竞争力,而且,这种基于差异化产品的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和跟随的。
智汇视点/互动交流
2.竞争转向综合实力比拼。如果说价格战是装载机企业之间关于抵抗成本压力的的一场血拼,基于信用销售模式的销售条件战已经将竞争推向更高层次的企业融资能力较量,而服务战则是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服务战,犹如大浪淘沙,真正的装载机巨人将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3.行业竞争秩序将趋于健康发展。随着“服务升级”的普及和深入,一直因价格战被业内人士诟病的装载机行业竞争秩序将有望从混乱中逐渐理清,向健康方向发展。
可以说,“服务升级”提高了*装载机行业的准入门槛,是装载机行业整合的开端,而产能过剩和外资介入将进一步刺激装载机行业整合。
据初步估算,2007年国内装载机总生产能力已远超过20万台,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徐工等主流厂家目前产能都已超过2万台,而市场需求约为14万台,预计约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能力闲置,产能严重过剩。目前,装载机已经是典型的微利产品,企业一方面要释放不断增长的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又要化解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下降带来的阻力,获得确保企业发展后劲的利润。尽管当前装载机出口动作很大,但出口规模并不算大,短时间内很难取代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卡特彼勒成功收购山工、沃尔沃成功控股临工、斗山收购裕华,以及传说中的现代收购龙泰等,都已经告诉我们*装载机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原本几乎“清一色”本土品牌的竞争格局已经被打破。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从不到1%迅速上升到15%,而且,随着外资购并行动的继续,未来市场份额还有上升的潜在可能,让本土品牌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