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网合作机构 > 特殊工种培训机构 > 叉车证培训机构 >

东莞叉车培训网

欢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位置:特殊工种培训资讯 > 叉车证培训资讯 > 合肥工业逆势高歌

合肥工业逆势高歌

日期:2009-12-29 00:00:00     浏览:338    来源:东莞叉车培训网
  2009年,在“工业强省”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引领下,合肥工业在成绩表上,画出了一条高扬向上的曲线: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491.4亿元,同比增长27.3%;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7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7%左右。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合肥工业最显著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逆势高歌。
    大项目:龙头舞动保增长
    1月3日,经开区8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投产;1月11日,肥东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2月14日,长丰32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1~11月,新开工工业项目100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4个,其中百亿元以上1个,十亿元以上8个,亿元以上94个。正是这一个个工业项目,谱就了牛年工业发展的鸿篇巨制。而大型工业项目恰如龙头,让合肥工业江海翻腾:这一年,京东方六代线、熔安动力、江汽两万辆客车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前11个月,全市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已达313家,超去年全年总数,累计完成产值208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3.3%;产值超10亿元的32家大企业就完成产值1315.9亿元!
    2009年是合肥工业大项目落地最多、*的一年。市发改委一负责人兴奋地说:以前,我们对百亿元以上的项目想都不敢想,但今年,我们把京东方这样的“巨无霸”都拿了下来,以后,我们的大项目会越来越多!
    大提升:优化结构促增长
    在总量大幅提升中,合肥工业结构同步得到优化。特别是京东方六代线、日立PDP、彩虹及中建材玻璃基板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因其具备高科技、低碳经济特点,进一步拉动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合肥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要污染的GDP!”在如今的合肥已成共识。
    这一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70亿元,增长30%,占工业总产值52%,实现增加值420亿元,占GDP比重大幅上升,在*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这一年,合肥被命名为“*家电产业基地”,大家电产量跃居*,产业集群效应在安徽乃至*风生水起;全市主导产业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总投资比重已达46.4%。
    ○ 本报特约记者 何世平

    前11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4.87亿元,同比增长51.5%。结构优化,成为合肥工业在金融危机逆势中取得高效益的一个最关键因素。
    大服务:细雨无声保增长
    为全力服务企业保增长,今年,合肥共选派120名市直机关干部驻企帮扶,为企业解决几百个难题。这一年,合肥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统筹调度,开展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对接;搭建了大宗工业品供需对接平台,积极抓住*实施家电下乡等机遇,在料峭寒风的三月,在丰收在望的金秋,拿出一个个具体实在的做法,倾注全力,帮企业找要素、拓市场。
    “无形之手配资源、有形之手促增长。”这一年,合肥大力优化服务环境,如春风化雨,成为2009年合肥工业强劲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金融:源泉如注保增长
    建行、工行、农发行……回看2009年合肥工业发展影像,一个个银行家身影,活跃在那一段段珍贵的印记当中。这一年,合肥市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全年新增贷款近千亿元;支持各商业银行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举办银企对接会,累计签约项目228个、贷款总额超过了100亿元!出台两期总规模3亿元的“滨湖春晓”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发行企业债券40亿元;建总行后台服务中心、浦发银行灾备中心等一批金融机构入驻合肥。金融,成为2009合肥工业强劲发展的重要源泉。
    大格局:营造合力保增长
    浏览2009年合肥工业经济版图,肥东龙岗开发区整体移交瑶海区、长丰县与新站区合作共建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一个个新动作勾勒出城乡统筹推动县域工业发展的新格局。这一年,县区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聚集区发展到41个,一大批重点工业企业如珍珠般点布四方,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鸿路钢构等一批县域支柱型企业脱颖而出,与主城区和重点工业园区合力谱写工业发展新篇章。
    大跨越离不开大战略。2005年合肥工业立市战略提出之年,合肥工业总产值才843亿元,2006年突破1000亿元,2008年突破2000亿元,两年翻一番,2009年再上2700亿元新台阶。如果没有工业立市大战略的确定和实施,合肥工业几年迈出几大步是难以想象的,而巨*果恰恰又是对这一战略的*检验和诠释。
    2009年,合肥工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以逆势高歌的雄姿,在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再创佳绩,显示非凡。
    相关链接
    【重大政策】1.工业立市战略。2005年7月,合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首次提出“工业立市”战略,随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启了合肥工业大发展的新时代。
    2.振兴规划。今年,熔安动力船用柴油机、京东方六代线等项目列入*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合肥钢厂搬迁项目列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至目前,京东方、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铜陵有色金属合肥铜冠、合肥锻压以及荣事达三洋洗衣机、合力叉车等重点项目争取中央技术创新和改造资金支持3亿多元。
    3.调度制度。今年,合肥市出台《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调度工作实施办法》,建立重大项目调度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重点工业项目推进过程中重大问题。
    【重要名词】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和工业节能、循环经济等。
    【重点项目】1.京东方。总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合肥液晶平板显示器件(TFT-LCD)六代生产线(液晶玻璃基板切割等级)4月13日在肥开工,这是合肥有史以来*个百亿元以上项目,其有望2010年4季度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20亿元,并可吸纳就业5万人左右。
    2.熔安动力。位于经开区,超大型船舶柴油机生产企业,由江苏熔盛投资集团投资,总投资42亿元,为全球第三、国内*的船舶柴油机生产企业。2009年10月30日,熔安动力总装车间落成,首台机顺利交机。整个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我国船舶主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也填补合肥在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生产方面的空白。
    【重点名牌】 格力电器、伊利牛奶、鄂尔多斯羊绒衫、荣事达三洋电器……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十多个*名牌产品、108个安徽名牌产品,名牌产品数量在全省领先,其中*名牌产品占全省总数27%,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
如果本页不是您要找的课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