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教组人〔2007〕23号
穗教组人〔2007〕23号
关于印发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
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区各中*教师培训机构、少年宫,局属各中*、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及*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下简称项目办)《关于同意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的批复》(教技办〔2007〕3号)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我局制定了《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五月九日
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
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实施“*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开展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其核心目标是为了提高中*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市将以开展“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工作为契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构建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资源高度共享的终身学习平台,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机制,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创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与工作机制,提高我市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通过开展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培训和基于真实应用情境的考核,在2008年度基本完成全员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和考核认证工作,2009年9月前完成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和考核认证工作,提高广州市中*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探索和建立培训与考核、日常教学实践、协同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与工作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持续性的提高。
(二)创新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教学管理模式,提升中*教师继续教育水平
在依托 “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平台,优化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完善市、区、校三级远程培训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优质培训资源高度共享,使全市中*校和教师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完善和发展“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体系,提升我市中*教师继续教育水平。
(三)以教育技术培训为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实施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资源配置模式和工作机制,实现教师学习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度共享;创新教师终身教育的模式与机制,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培训与培养相融通的机制,帮助中*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探索和建立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水平的有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
我市将在项目办的指导下,在*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整体框架内,在教育技术专家的研究指导下,从理论、机制与实践创新、技术支撑环境优化、资源建设三个层面开展实证性实验研究。具体任务如下:
(一)探索培训与应用相结合的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远程培训模式
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优化教学实践为目标,开展“三网合一”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远程培训模式,构建以市、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远程培训为主的教师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1.开展天、地、人三网结合的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模式实践
采用点面结合、分层培训的培训模式,形成由专家培训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再培训和指导远程辅导教师、远程辅导教师培训基层*教师的机制,形成级数扩散、辐射面广的培训体系;以市、区教师培训机构及每区2-3所骨干学校为遴选点,选拔500名骨干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培训模式,以面授、网络、研讨的形式培训主讲教师;从各区骨干学校选拔约360名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教学录像观摩、交互实时授课、案例研讨、协同教研、网上答疑辅导等形式,培训一批辅导教师;由远程辅导教师基于校本培训和网上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方法培训全市基层*教师。
2.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研究和实践促进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也是教育技术培训的手段。深入开展教育技术的应用,重点从三个层面进行强化:
(1)建立年度调研与报告制度。制订应用导向、可操作性较强的中*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标准,依托“教育e时代”工程项目,每年开展一次中*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技术应用调查,形成对现状和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的年度调研报告。
(2)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展览活动。立足区情与校情,促日常应用、抓区域特色,从信息化教学(课堂、课外、研究性学习)、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教育技术应用课题等多个方面举行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展览。
(3)加强应用指导力度。组建一支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和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应用指导队伍,定期到各区的协作联盟学校指导教育技术的应用工作。
(二)探索和实践中*教师远程培训管理的创新机制与模式
在完善已有培训业务流程网络化管理的功能和专家数据库的基础上,探索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中心、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试验:
1.完善和发展“行政*主导、培训机构实施、教育企业运营”的远程培训运行机制
通过开展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行政*主导、培训机构实施、教育企业运营”的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
2.探索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选拔和认证机制
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选拔和认证是保障培训者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市中*教师的实际情况,将从师德、培训态度、学历、信息化教学与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等多个方面,规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资格要求,并在实际网络教学中,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认证,以保证试验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完善教师培训学分制和实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认证机制
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学分制的认证机制,建立基于能力评估的学分制,探索开放式培训与考核的机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教师的能力进行认证。
(三)探索和实践促进远程培训均衡发展的机制与策略
利用中心城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以及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协同培训和校际协作服务,探索远程培训在城乡、地区、学校之间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保障欠发达地区和学校培训效果的政策、机制和培训策略
对于增城、从化等县级市,坚持一个要求、重点扶持、分批达标的原则:一个要求即这些地区教师的培训与考核的要求与其他区一样;重点扶持是通过建立网络远程学习点,从经费、培训课程与资源的保障、面授课程与培训指导的力度等方面向这些地区倾斜;分批达标是指这些地区可以在一年半内分若干批来组织培训,并对各批次的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再进行考核、评估。
在培训实施策略上,利用远程教育中心实施运营,首先发放培训课程、资源光盘,分批到网络条件较好的学校培训并“送课到校”,然后再逐渐向远程培训过渡,保障培训质量。
2.建立校际协作研究和培训联盟机制
依托我市“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组成校际协作联盟,制订共同研究计划,实施校际协作培训。骨干学校每个学期要对联盟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并共同设计与实施1项以上校际协作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学期至少选择2-3个专题与联盟学校的教师开展远程协同教研。
3.探索基于“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平台的资源共享和均衡配置机制
实现优质培训师资和专家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共享,逐渐完善中*教师培训的专家(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数据库,并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协同工作支持和灵活的组织配置,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平台公平地享受优质的专家资源。
实现优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高效共享的机制,通过制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评估标准与内容框架、建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评审机制(按照优秀培训与考核任务成果、日常教学实践案例、获奖案例等不同类别设定评审机制),分四批将市、区教育资源服务器、骨干学校服务器纳入到广州市教育宽带网的数据中心,使全市优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实现高效共享,为中*教师的培训学习与实践提供支持服务。
(四)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终身教育模式
在实施教育技术远程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一套基于网络的教师终身学习模式,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远程培训服务体系和课程框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1.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终身学习模式
构建以网络为支撑、以服务为中心的教师终身学习和实践服务体系,即教师终身学习模式,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供教学资源与咨询、开放式培训课程、案例、协同工作平台等支持服务,使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获得持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开展教师终身学习模式在其他培训项目中的实证研究
进一步开发师德与法制、*专业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新课程理念与方法、教育科研方法、学生心理和德育等专题培训项目,并在本次培训中总结的远程培训模式迁移运用到以上培训项目中,对其效果进行跟踪比较研究。
(五)搭建基于广州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的教师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平台
1.关键技术攻关和原型开发
重点对支持分布式存储的海量异构资源的高效聚合和高效共享、基于内容的资源检索、个性化学习服务和跨组织协同工作环境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分阶段逐步解决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在实施“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支撑环境项目中的关键问题,为试验的顺利实施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服务。
2.技术集成与系统整合
在实现以活动为载体、以资源为支撑的任务驱动式培训支持的基础上,针对“教育e时代”工程的技术支撑环境需求,依据广州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已有功能和特色,搭建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撑平台。
(六)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在线支持系统的改造与升级
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评估的要求,开发一个以真实教学实践应用能力考核为核心、支持三个层面考核需要的考核在线支持系统。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在线支持系统改造升级
借鉴原有IT技能测试的技术原型,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评估三个层次的题型及其呈现、评阅机制进行分析,改造升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在线支持系统的功能。
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需求模型研究及培训、考核系统的数据互联技术开发
建立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需求模型,培训系统对教师的学习和实践需求进行跟踪,考核系统将考核结果数据传送到培训系统,动态调整学习需求模型并将考核中的优秀案例汇集到资源库中。
3.基于真实应用情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机制与模式
根据中*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实际需求,开展基于真实应用情境的考核机制与模式。从三个层面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并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1)知识、技能的考核,借鉴原有基于真实情境的IT技能自动测评技术,扩大题库范围,采用以主客观相结合、强调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和综合把握能力的网上考核。
(2)案例分析与设计能力将以远程学习档案袋评价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方法,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其他教师对案例的真实性和质量进行网上匿名评阅。
(3)实践应用能力将主要采用课堂观察和课程教学包(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教学课例+课后反思与实施建议)评审、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提出申请,由专家、主讲教师、远程辅导教师组成的专业评估组对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持续时间为2—3个月。
(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资源建设与开发
采用标准引路(依据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评价标准)、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服务于教师培训和教学的资源及考核题库,更好地支持培训项目的实施以及教学实践,保证试验区培训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
1.广州市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根据《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和《*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及网络课程的建设情况,我市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资源与考核试题库。
(1)教学人员(初级)培训课程与资源、考核题库的建设与开发。引进高教社版的培训教材和网络课程,并根据我市情况征集和开发培训资源、考核题库。培训资源将根据培训教材的模块,从研究资料、设计案例、实践案例、练习与实践题等开发培训任务完成的支持资源。初级版的资源以侧重多媒体环境下的应用为主。
(2)教学人员(中级)培训课程与资源、考核题库的建设与开发。引进高教社版的培训教材,开发活动式网络课程和培训资源、考核题库。中级版的培训资源以侧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主,涉及课堂教学和专题学习。
(3)教学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与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教学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标准的培训方式,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与资源。
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其他培训课程与资源建设
主要建设教育技术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培训课程,研究和开发我市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课程框架。
三、试验工作的实施步骤
按照教育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及《广州市2006-2007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求,我们将试验工作的全面推进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试验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5月)
1.宣传发动
2007年2月全面启动试验工作,市教育局将联合项目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市*、市中*教师培训中心、市教育信息中心、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单位拟订试验区整体方案,并召开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宣传实施“计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统一思想,部署试验方案。
2.搭建技术支撑环境
在广州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学平台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项目一期工程的基础上,2007年7月完成该项目的第二期共同研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业务流程和管理的支持,完善和优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改造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线考核系统。2007年3月起在20个“教育e时代”工程首批试验学校进行上述系统规范的测试和试用。
3.培训课程和资源上的准备
进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引进培训教材和相关培训资源,对网络节点进行评估认定,将教育部推荐的培训资源有机整合到系统中。
4.*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2007年3月底,研究和制订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资格要求。2007年5月,对*批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开展选拔与培训。
(二)试点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2月)
1.开展试点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和考核的工作
2007年6月开始,向试点学校开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教师基于校本培训和网上培训、协同教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网上考核。2007年12月完成全部试点学校的考核工作。
2.教育信息化应用校际协作研究试点
以20所“教育e时代”试验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为试点,组建“一对三”的校际协作研究联盟,开展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和指导。
3.中期评估
2007年12月形成试验中期自评报告,接受教育部、项目办的指导与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培训平台和课程资源,完善试验方案。
(三)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1月—2009年6月)
1.基本完成我市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和考核
自2008年1月开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向全市中*校开放,扩大网络节点范围,优化已有的课程和资源,对全市的中*教师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上培训和考核。根据*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进展和中级培训的要求,开发出适应新需求的培训资源模块,强化校本培训工作,以促进教师进行持续性的学习与应用实践。
2.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试点阶段的校际协作研究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利用教育服务网络丰富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系统,使广大中*教师受益。
3.推进校际联盟计划和合作项目
依托校本培训基地,确立校际联盟主持学校,并形成网状的校际联盟体系,确立若干有关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和实践的合作项目。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
根据对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研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广州市中*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并以支持问题解决式培训为重点开发3—4门促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相关资源。
5.建立一批试验区实验学校
利用我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和教育e时代工程试验学校,建立一批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的试验学校,并对培训者进行分级认证,教师通过后续学习和教学实践获得不同级别的培训认证资格。
(四)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
1.试验效果的全面检查和提高
市教育局将组建评估组,对各区的试验效果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培训与认证的情况、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用网上调查和现场调研的方式,对现有经验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区和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试验的效果。
2.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评估
向教育部提交试验自评报告,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的评估。
3.推广试验经验
在项目办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提请项目办在广州市召开“*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经验交流会,在*范围内推广我市的经验。
4.总结和提升试验成果
从理论和模式的创新、实践的创新和技术平台的创新三个层面,对我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支持终身学习的教师继续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提升,结集、出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
四、试验工作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试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市教育局将从组织、经费和政策等方面加强对试验工作予以保障和支持。
(一)组织保障
1.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的指导、检查和评估
依据《标准》和《培训大纲》开展试验工作,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并派专人跟踪试点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研究和实施机构
整合高校专家资源和相关职能*,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工作小组(各小组名单见附件)。
领导小组由广州市教育局及有关职能*负责人组成,负责对试验区试验工作的领导、统筹和指导。
专家小组由教育部项目办专家组成员,省继续教育中心、高校专家、广州市教育技术专家,高级教师等组成,主要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研究和对工作小组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并负责试验区有关研究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小组由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市中*教师培训中心、市教育信息中心、市中*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心、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协作高校、市各区教师培训机构、各区2-4所试验学校等组成,主要负责试验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二)制度保障
从2002年开始,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已被纳入到我市中*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在此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制度保障:建设一批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为特色的校本培训基地;从经费和制度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从机制与模式创新研究、技术支撑环境设计与开发、资源开发等三个方面成立试验工作小组,并提供专项经费保障。
(三)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广州试验区”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试验项目专项经费,此外,积极争取多渠道筹措试验项目经费,保障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组织机构名单
附件
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
发展”广州试验区组织机构名单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华同旭
副组长:陈茂林
成 员:张晓华 陈少梅 邵国良 沈子鸣 徐文谦
黄 宪 张嘉志 华山鹰 邓静红 蓝培安
谢 巍
二、专家小组
顾 问:何克抗 祝智庭 王珠珠 李凤兰 韩 骏
丁兴富 邱宇辉 黄荣怀 黄 忠
组 长:程庭喜
副组长:张嘉志
成 员:候建军 许 骏 郭文革 丁光生 林君芬
周湘泉 龚志武 叶翔鹰
三、工作小组
组 长:徐文谦
副组长:程庭喜 邓静红 张嘉志
蓝培安
成 员:石建红 蔡奕生 梁伟其 梁剑峰 张丽敏
张 慧
主题词:教师 培训 试验 方案
抄送:教育部师范司、*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7年5月9日印发
穗教组人〔2007〕23号
关于印发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
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实施
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区各中*教师培训机构、少年宫,局属各中*、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及*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下简称项目办)《关于同意建立“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的批复》(教技办〔2007〕3号)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我局制定了《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五月九日
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
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实施“*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开展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其核心目标是为了提高中*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市将以开展“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工作为契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构建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资源高度共享的终身学习平台,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机制,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创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与工作机制,提高我市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通过开展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培训和基于真实应用情境的考核,在2008年度基本完成全员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和考核认证工作,2009年9月前完成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和考核认证工作,提高广州市中*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探索和建立培训与考核、日常教学实践、协同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与工作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持续性的提高。
(二)创新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教学管理模式,提升中*教师继续教育水平
在依托 “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平台,优化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完善市、区、校三级远程培训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优质培训资源高度共享,使全市中*校和教师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完善和发展“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体系,提升我市中*教师继续教育水平。
(三)以教育技术培训为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实施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资源配置模式和工作机制,实现教师学习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度共享;创新教师终身教育的模式与机制,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培训与培养相融通的机制,帮助中*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探索和建立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水平的有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
我市将在项目办的指导下,在*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整体框架内,在教育技术专家的研究指导下,从理论、机制与实践创新、技术支撑环境优化、资源建设三个层面开展实证性实验研究。具体任务如下:
(一)探索培训与应用相结合的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远程培训模式
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优化教学实践为目标,开展“三网合一”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远程培训模式,构建以市、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远程培训为主的教师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1.开展天、地、人三网结合的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模式实践
采用点面结合、分层培训的培训模式,形成由专家培训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再培训和指导远程辅导教师、远程辅导教师培训基层*教师的机制,形成级数扩散、辐射面广的培训体系;以市、区教师培训机构及每区2-3所骨干学校为遴选点,选拔500名骨干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培训模式,以面授、网络、研讨的形式培训主讲教师;从各区骨干学校选拔约360名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教学录像观摩、交互实时授课、案例研讨、协同教研、网上答疑辅导等形式,培训一批辅导教师;由远程辅导教师基于校本培训和网上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方法培训全市基层*教师。
2.深入开展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应用中的研究和实践促进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也是教育技术培训的手段。深入开展教育技术的应用,重点从三个层面进行强化:
(1)建立年度调研与报告制度。制订应用导向、可操作性较强的中*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标准,依托“教育e时代”工程项目,每年开展一次中*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技术应用调查,形成对现状和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的年度调研报告。
(2)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展览活动。立足区情与校情,促日常应用、抓区域特色,从信息化教学(课堂、课外、研究性学习)、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教育技术应用课题等多个方面举行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展览。
(3)加强应用指导力度。组建一支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和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应用指导队伍,定期到各区的协作联盟学校指导教育技术的应用工作。
(二)探索和实践中*教师远程培训管理的创新机制与模式
在完善已有培训业务流程网络化管理的功能和专家数据库的基础上,探索以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为中心、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试验:
1.完善和发展“行政*主导、培训机构实施、教育企业运营”的远程培训运行机制
通过开展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行政*主导、培训机构实施、教育企业运营”的教师远程培训运行机制。
2.探索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选拔和认证机制
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选拔和认证是保障培训者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市中*教师的实际情况,将从师德、培训态度、学历、信息化教学与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等多个方面,规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资格要求,并在实际网络教学中,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认证,以保证试验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完善教师培训学分制和实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认证机制
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学分制的认证机制,建立基于能力评估的学分制,探索开放式培训与考核的机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教师的能力进行认证。
(三)探索和实践促进远程培训均衡发展的机制与策略
利用中心城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以及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协同培训和校际协作服务,探索远程培训在城乡、地区、学校之间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保障欠发达地区和学校培训效果的政策、机制和培训策略
对于增城、从化等县级市,坚持一个要求、重点扶持、分批达标的原则:一个要求即这些地区教师的培训与考核的要求与其他区一样;重点扶持是通过建立网络远程学习点,从经费、培训课程与资源的保障、面授课程与培训指导的力度等方面向这些地区倾斜;分批达标是指这些地区可以在一年半内分若干批来组织培训,并对各批次的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再进行考核、评估。
在培训实施策略上,利用远程教育中心实施运营,首先发放培训课程、资源光盘,分批到网络条件较好的学校培训并“送课到校”,然后再逐渐向远程培训过渡,保障培训质量。
2.建立校际协作研究和培训联盟机制
依托我市“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组成校际协作联盟,制订共同研究计划,实施校际协作培训。骨干学校每个学期要对联盟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并共同设计与实施1项以上校际协作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学期至少选择2-3个专题与联盟学校的教师开展远程协同教研。
3.探索基于“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平台的资源共享和均衡配置机制
实现优质培训师资和专家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共享,逐渐完善中*教师培训的专家(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数据库,并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协同工作支持和灵活的组织配置,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平台公平地享受优质的专家资源。
实现优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高效共享的机制,通过制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评估标准与内容框架、建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评审机制(按照优秀培训与考核任务成果、日常教学实践案例、获奖案例等不同类别设定评审机制),分四批将市、区教育资源服务器、骨干学校服务器纳入到广州市教育宽带网的数据中心,使全市优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实现高效共享,为中*教师的培训学习与实践提供支持服务。
(四)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终身教育模式
在实施教育技术远程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一套基于网络的教师终身学习模式,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远程培训服务体系和课程框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1.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终身学习模式
构建以网络为支撑、以服务为中心的教师终身学习和实践服务体系,即教师终身学习模式,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供教学资源与咨询、开放式培训课程、案例、协同工作平台等支持服务,使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获得持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开展教师终身学习模式在其他培训项目中的实证研究
进一步开发师德与法制、*专业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新课程理念与方法、教育科研方法、学生心理和德育等专题培训项目,并在本次培训中总结的远程培训模式迁移运用到以上培训项目中,对其效果进行跟踪比较研究。
(五)搭建基于广州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的教师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平台
1.关键技术攻关和原型开发
重点对支持分布式存储的海量异构资源的高效聚合和高效共享、基于内容的资源检索、个性化学习服务和跨组织协同工作环境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分阶段逐步解决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在实施“教育e时代”工程技术支撑环境项目中的关键问题,为试验的顺利实施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服务。
2.技术集成与系统整合
在实现以活动为载体、以资源为支撑的任务驱动式培训支持的基础上,针对“教育e时代”工程的技术支撑环境需求,依据广州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已有功能和特色,搭建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撑平台。
(六)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在线支持系统的改造与升级
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评估的要求,开发一个以真实教学实践应用能力考核为核心、支持三个层面考核需要的考核在线支持系统。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在线支持系统改造升级
借鉴原有IT技能测试的技术原型,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评估三个层次的题型及其呈现、评阅机制进行分析,改造升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在线支持系统的功能。
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需求模型研究及培训、考核系统的数据互联技术开发
建立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习需求模型,培训系统对教师的学习和实践需求进行跟踪,考核系统将考核结果数据传送到培训系统,动态调整学习需求模型并将考核中的优秀案例汇集到资源库中。
3.基于真实应用情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机制与模式
根据中*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实际需求,开展基于真实应用情境的考核机制与模式。从三个层面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并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1)知识、技能的考核,借鉴原有基于真实情境的IT技能自动测评技术,扩大题库范围,采用以主客观相结合、强调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和综合把握能力的网上考核。
(2)案例分析与设计能力将以远程学习档案袋评价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方法,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其他教师对案例的真实性和质量进行网上匿名评阅。
(3)实践应用能力将主要采用课堂观察和课程教学包(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教学课例+课后反思与实施建议)评审、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提出申请,由专家、主讲教师、远程辅导教师组成的专业评估组对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持续时间为2—3个月。
(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资源建设与开发
采用标准引路(依据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评价标准)、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服务于教师培训和教学的资源及考核题库,更好地支持培训项目的实施以及教学实践,保证试验区培训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
1.广州市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根据《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和《*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及网络课程的建设情况,我市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资源与考核试题库。
(1)教学人员(初级)培训课程与资源、考核题库的建设与开发。引进高教社版的培训教材和网络课程,并根据我市情况征集和开发培训资源、考核题库。培训资源将根据培训教材的模块,从研究资料、设计案例、实践案例、练习与实践题等开发培训任务完成的支持资源。初级版的资源以侧重多媒体环境下的应用为主。
(2)教学人员(中级)培训课程与资源、考核题库的建设与开发。引进高教社版的培训教材,开发活动式网络课程和培训资源、考核题库。中级版的培训资源以侧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主,涉及课堂教学和专题学习。
(3)教学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与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教学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标准的培训方式,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与资源。
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其他培训课程与资源建设
主要建设教育技术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培训课程,研究和开发我市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课程框架。
三、试验工作的实施步骤
按照教育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及《广州市2006-2007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求,我们将试验工作的全面推进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试验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5月)
1.宣传发动
2007年2月全面启动试验工作,市教育局将联合项目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市*、市中*教师培训中心、市教育信息中心、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单位拟订试验区整体方案,并召开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宣传实施“计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统一思想,部署试验方案。
2.搭建技术支撑环境
在广州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学平台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项目一期工程的基础上,2007年7月完成该项目的第二期共同研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业务流程和管理的支持,完善和优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改造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线考核系统。2007年3月起在20个“教育e时代”工程首批试验学校进行上述系统规范的测试和试用。
3.培训课程和资源上的准备
进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引进培训教材和相关培训资源,对网络节点进行评估认定,将教育部推荐的培训资源有机整合到系统中。
4.*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2007年3月底,研究和制订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的资格要求。2007年5月,对*批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开展选拔与培训。
(二)试点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2月)
1.开展试点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和考核的工作
2007年6月开始,向试点学校开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教师基于校本培训和网上培训、协同教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网上考核。2007年12月完成全部试点学校的考核工作。
2.教育信息化应用校际协作研究试点
以20所“教育e时代”试验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为试点,组建“一对三”的校际协作研究联盟,开展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和指导。
3.中期评估
2007年12月形成试验中期自评报告,接受教育部、项目办的指导与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培训平台和课程资源,完善试验方案。
(三)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1月—2009年6月)
1.基本完成我市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和考核
自2008年1月开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线支持系统向全市中*校开放,扩大网络节点范围,优化已有的课程和资源,对全市的中*教师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上培训和考核。根据*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进展和中级培训的要求,开发出适应新需求的培训资源模块,强化校本培训工作,以促进教师进行持续性的学习与应用实践。
2.全面推进教育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试点阶段的校际协作研究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推广,利用教育服务网络丰富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系统,使广大中*教师受益。
3.推进校际联盟计划和合作项目
依托校本培训基地,确立校际联盟主持学校,并形成网状的校际联盟体系,确立若干有关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和实践的合作项目。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
根据对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研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广州市中*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并以支持问题解决式培训为重点开发3—4门促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相关资源。
5.建立一批试验区实验学校
利用我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和教育e时代工程试验学校,建立一批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的试验学校,并对培训者进行分级认证,教师通过后续学习和教学实践获得不同级别的培训认证资格。
(四)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
1.试验效果的全面检查和提高
市教育局将组建评估组,对各区的试验效果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培训与认证的情况、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用网上调查和现场调研的方式,对现有经验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区和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试验的效果。
2.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评估
向教育部提交试验自评报告,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的评估。
3.推广试验经验
在项目办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提请项目办在广州市召开“*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经验交流会,在*范围内推广我市的经验。
4.总结和提升试验成果
从理论和模式的创新、实践的创新和技术平台的创新三个层面,对我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支持终身学习的教师继续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提升,结集、出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
四、试验工作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试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市教育局将从组织、经费和政策等方面加强对试验工作予以保障和支持。
(一)组织保障
1.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的指导、检查和评估
依据《标准》和《培训大纲》开展试验工作,接受教育部和项目办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并派专人跟踪试点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研究和实施机构
整合高校专家资源和相关职能*,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工作小组(各小组名单见附件)。
领导小组由广州市教育局及有关职能*负责人组成,负责对试验区试验工作的领导、统筹和指导。
专家小组由教育部项目办专家组成员,省继续教育中心、高校专家、广州市教育技术专家,高级教师等组成,主要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研究和对工作小组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并负责试验区有关研究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小组由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市中*教师培训中心、市教育信息中心、市中*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心、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协作高校、市各区教师培训机构、各区2-4所试验学校等组成,主要负责试验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二)制度保障
从2002年开始,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已被纳入到我市中*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中。在此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制度保障:建设一批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为特色的校本培训基地;从经费和制度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从机制与模式创新研究、技术支撑环境设计与开发、资源开发等三个方面成立试验工作小组,并提供专项经费保障。
(三)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广州试验区”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试验项目专项经费,此外,积极争取多渠道筹措试验项目经费,保障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组织机构名单
附件
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教师专业化
发展”广州试验区组织机构名单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华同旭
副组长:陈茂林
成 员:张晓华 陈少梅 邵国良 沈子鸣 徐文谦
黄 宪 张嘉志 华山鹰 邓静红 蓝培安
谢 巍
二、专家小组
顾 问:何克抗 祝智庭 王珠珠 李凤兰 韩 骏
丁兴富 邱宇辉 黄荣怀 黄 忠
组 长:程庭喜
副组长:张嘉志
成 员:候建军 许 骏 郭文革 丁光生 林君芬
周湘泉 龚志武 叶翔鹰
三、工作小组
组 长:徐文谦
副组长:程庭喜 邓静红 张嘉志
蓝培安
成 员:石建红 蔡奕生 梁伟其 梁剑峰 张丽敏
张 慧
主题词:教师 培训 试验 方案
抄送:教育部师范司、*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7年5月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