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是企业管理和营销界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在12年的营销理论研究、市场销售实践与外脑咨询过程中,笔者接受过很多培训,也给很多企业及笔者所在的企业员工做过接近上百场培训,但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究竟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企业,究竟最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呢?
尽管按如今通行的标准,培训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分类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要是按照一个特定的标准,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但是,依笔者着拙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对企业的战略意义这个标准来划分,培训大致可以分为“自选培训”和“标准培训”两类。
所谓“自选培训”就是时下正“趋之若骛”的“商业培训”——大多是由培训公司或咨询公司组织的,各种种类各种主题各种(收费)档次各种方式的培训。此类培训,无论什么形式什么主题,其共同点有二:
其一,属于商业培训。参加此类培训均是按人头收费,从每个人几百到几万不等(收费越高的培训,课程期间掺入诸如旅游娱乐的项目的比重也就越大,比如,培训地点大多会选择在风景区等等)。
其二,就其培训内容与效果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自选培训”。尽管这类培训可能档次也很高,或许也会有很多名副其实的专家、名人或者大师来授课,但是,总是逃脱不了“自选”的范畴——即:授课的主题和内容是公共的,也就是说授课的主题和内容是“一般原理”,即使其中可能也包含了“具体实践”(诸如案例等)的内容,那也不具备一般意义。一方面,企业如同树,看到的东西往往是枝叶与果实,而真正的根是藏在地底下的。再就是这类培训所讲的成功经验及案例大部分都是西方企业的舶来品,并不适合*的市场环境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第三,参加培训的人则是来自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区域的。对于参加培训的听课者来说,此类公共的授课主题有何裨益有多大的裨益呢?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是培训方不关心的。因为培训效果主要地靠听课者自身的“吸收”与“领悟”,主要看听课者如何与自己企业的实践相结合及结合的如何。这就如同在“超市”购物,各取所需!而对于培训方来说,则是赚个衣钵满圆噢——首先是通过培训费赚到了十足的“超额利润”,其次是赚到了通过以“交换名片”(和培训老师交换张名片,听课的学生是很荣幸的,如果是‘名人’,则更强烈)为标签的“品牌传播”——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呀!当然,更有甚者,是通过“培训”这个诱饵,网罗更深一步的“咨询”客户。这也无非就是自选培训的三板斧套路。
我们不否认,*企业非常需要“自选式培训”,这也正是“自选式培训”市场方兴未艾的原因。“自选式”培训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企业“解放思想”——至少是“革新观念,拓宽思路”,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营销理念。对于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笔者的亲身体验,“自选式培训”有如下几条规律。
其一、参加培训者大多数为企业高层,而且“公费”比例很大。
其二、现场感觉良好,启发、感受颇深,但从离开培训现场开始,培训效用开始呈现明显的“递减”。实际上和企业的实际相差千里,很难发挥实际效用,解决实际问题。
其三、如果把“自选式培训”姑且称之为“科学技术”——是企业管理或者营销的“*生产力”,那么,受训者就必须将“科学技术”转化,才能变成实际的为“生产力”!转化的效果与效率,完全取决于受训者自身。而对于绝大部分受训者来说,这是有超高难度的。
其四、此类培训绝大多数属于“洗脑培训”,此类培训一般都会要求受训者以“空杯”的状态来参加培训。更有甚者是借用了诸如“传销”乃至“催眠”等看似无痕的心理学“技术”。而实际上,客观讲,受训者应该是带着“思辨”的心态来听课的。如果你真的“空杯”了,那就很可能正中人家“洗脑”的下怀!而一旦被“洗脑”,当时是十分兴奋的!当你回过神来时,你会感觉并不是完全那么回事——这也正是为什么参加很多自选培训的感受从“场内到场外“递减”的原因所在。
其五、受训者如果能够跳出问题看问题——用“自选培训”所传授的理念及方法来“评价”和“剖析”该培训公司的运营——包括本次培训推广及培训人员的招募过程(比如,一开始声称参加者的资格必须是什么销售额达到几千万以上的企业老总或高管,可后来却只认钱不认人;或者培训费用一开始叫价万儿八千的,可后来大折到一千五百等等),就会发现,原来“理论与实践”真的还有很大的距离!言重一点,就如同有人卖给你“彩票秘芨”——你中彩心切,却忘记了思考:他既然有“中彩秘芨”,为什么不去自己买彩票来发财,而仅仅是靠兜售“彩票秘芨”此等小册子来赚钱?!(特别注明:不是所有的“自选培训”都如此,但确有此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