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 儿子父亲“赤手过招”
台海网3月7日讯 (海峡导报学堂记者 魏文/文 林靖东/图)上周,本版的《*临近,儿子却想打退堂》引起了众多热心读者的关注。面对吴女士的苦恼,热心读者张先生*个挂来电话。他以一个过来家长的家教经历,愿意和吴女士就孩子的叛逆和厌学的问题进行交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张先生的儿子也是从上*后开始叛逆,其程度较之吴女士的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留长发、染头发甚至接头发,为此,学校老师特地发了一张整改通知书,张先生得知:因为儿子头发竖得太高,影响了后面同学上课的视线。但是,面对“整改通知”,儿子依然我行我素。
儿子*所在的学校校风不错,但临近*,儿子变得愈发叛逆,就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前一天,张先生担心儿子没睡好,第二天早晨特意到儿子的房间看望。儿子已在卫生间洗漱,看到零乱的被褥,张先生随手帮着整理扯平,不料却抖落出了一件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张黄色光盘。
张先生震惊的同时又不知所措:面对这个意外发现,他不知道是该责骂儿子还是“视而不见”。想到迫在眉睫的*,张先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把光盘放回了原处。
回到房间的儿子看到张先生开口便问:“你是不是看了我什么东西?”张先生说“没有”,但儿子满腹狐疑、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并嚷嚷着说 “你肯定看到了”。这时,被惊动的家人跑来证明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不然怎么没听他说”。但儿子还是以父亲不尊重其个人隐私为由扬言:“我今天不去考试。”
*两个小时以后就要开始,心急如焚的张先生向儿子“低头”:“爸爸不该没有经过你的同意进入你房间……”离考试只有一小时了,但儿子还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模样。家人给平时为儿子上辅导课的老师挂去了电话,儿子最终进了考场……
儿子去了一所普高。高一、高二,儿子依然留着长发,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发短信,逃学、上网吧,甚至不参加期*、想要放弃会考……
面对叛逆的儿子,张先生责骂、棍棒“双管其下”,但仍无济于事。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得知儿子旷课沉迷网游,张先生追到网吧动手拉儿子回家,不料儿子竟然对张先生挥起了拳头,一场父子对殴“上演”,父子“赤手过招”,彼此伤心落泪……
回想儿子挥拳那幕,张先生不禁哽咽:儿子的拳头虽然只是落在身上,却痛在父亲的心里。
反思 “高压政策”物极必反
悲伤、无助、无奈、心痛……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侵蚀着张先生的心灵:面对羽翼尚未丰满的儿子,自己为何却如此无能为力?难道儿子真的就不可救药了吗?
痛定思痛,张先生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高压政策”导致了儿子的“物极必反”?
那段时间,张先生买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也听了好几场有影响的专家家教讲座,他意识到,面对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儿子,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从小时候盲目的溺爱,到“恨铁不成钢”的暴怒,而当众对儿子不留情面的责备与怒骂,更是激化了父子矛盾……从什么时候开始,唠叨和指责成了他教育儿子的全部?
张先生下定决心重建“父子关系”。一方面,他暗中邀请朋友到家里泡茶,在不经意间让他们和儿子闲聊,创造出一种自然氛围,让孩子体会被尊敬的惬意;张先生还把朋友家*上北大、厦大的孩子邀到家里和儿子一起玩,他希望给孩子一些良性的“熏陶”。另一方面,他改变自己易暴易怒的脾气,与儿子交流,他变得心平气和。
他不再逼儿子去剪头发,只是提醒儿子观察一下,街头那些留长发、染头发的人一般都是些做什么的。儿子是一个极聪明的孩子,这种慢慢的引导对他产生了作用,儿子有了学习的愿望,家人为儿子请了一个厦大家教,两个月后,儿子以优良成绩通过了高二会考。
上了高三,儿子主动剪去了长发,虽然这期间也偶有反复,但张先生相信,儿子正在步入“正轨”。儿子顺利参加了高考,尽管离理想的成绩还有不少距离,但张先生知道,儿子不再是那个他忧心不已的“逆子”,儿子有了自己的思考,他知道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
高考结束,儿子去了一所境外*,在国外,他勤勉上进。今年春节,儿子放假回到厦门。面对高大英俊、彬彬有礼、懂事孝顺的儿子,张先生感到莫大欣慰。与儿子三年“你死我活”的“争斗”,成了张先生在教育儿子过程中的难忘记忆。
心得 放下“架子”靠拢孩子
张先生总结自己与儿子“斗智斗勇”的三年经历感慨万千:过分干涉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打骂只会把孩子推向社会;放下家长的“架子”才能靠拢孩子。
小时候,张先生和太太都很宠儿子,大些时候儿子不听话就开始唠叨和责骂,但这种方法并不可取,纵使孩子一时驯服,但他内心的想法完全和家长背离。张先生庆幸自己还好及时觉悟,用包容和亲情挽救了孩子。
对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张先生的心得是:
多抽时间陪伴孩子:经常与孩子沟通,多陪伴孩子,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家长关心他,他在家里最有安全感,这样,孩子自然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娇生惯养是爱、呵护备至是爱、理解宽容是爱、倾听心声也是爱。
平等对话尊重孩子:孩子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因此,要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把更多的信任给孩子。当孩子说话时,家长不要粗暴地打断他们,多注意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内心感受。
心平气和靠拢孩子:心平气和向孩子靠拢,*是多体验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体验,真正理解孩子。即使孩子做出了很让人生气的行为,*将问题先放一放,等彼此冷静的时候再妥善解决。
减少唠叨支持孩子:孩子回家,不要老问孩子有没有上课,作业有没有完成,考得好不好等。如果孩子听得进去,不妨多和孩子聊聊;如果孩子不耐烦,就尽量闭嘴,别让孩子感到父母“烦人、罗嗦”。孩子更多需要的是顾问、支持者,而不是“主宰”。
张先生认为,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包容和理解,吴女士的孩子是能够“迷途知返”、回归校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