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吨吊机王“奉命”起吊古窑
听说前天晚上古窑将搬运进城,记者从晚上9点开始就在窑岗村等候。寒风中,包裹成铁葫芦似的古窑静静地候在工地上,一辆有20个车轮的斯太尔王大平板车早已停靠在旁边,几名工人摆弄着粗壮的钢绳,做着吊装前的准备。记者了解到,负责此次搬运的正是8月6日成功吊运大报恩寺遗址铁函的南京大件公司,为了确保古窑的平稳吊运,特别使用了目前南京*的一辆220吨的吊机王。
11点20分,记者在夜色中见到了这辆德国原装进口的吊车的影子。为了确保古窑的安全,博物馆、运输单位和包装方在现场召开了碰头会,推选大件公司严工程师为总指挥。据考古专家介绍说,这座古窑重量近40吨,为了安全地把古窑运进城,博物馆请来了富有经验的宜兴一家文物保护公司,对古窑进行了整体“打包”。“这座古窑规模*,长8.2米,宽4.5米,高3米,因为是砖土结构,如坍塌或断裂后果不堪设想,运输中要保证绝对平稳,这个打包方案是经过反复论证的。”负责打包的王总说。记者看见,古窑被槽钢、工字钢上下左右捆绑焊接着,在钢架与古窑之间,填满了聚氨酯发泡塑料填缝定型,在墓底打上了一层厚厚的防腐钢板,窑的上方还盖了防雨布。
02:20
5公里的路“走”了1小时20分钟
考古专家说,搬运这样大的文物,在*尚属首次。所以准备工作十分缓慢,施工队把6根钢丝绳套在6个定位点上,再用木板进行加固。在起吊前,将钢丝绳收紧,实验了两次,确保古窑吊起时绝对处于平稳状态,不出问题。施工人员用对讲机进行合作,0点30分,重近40吨的古窑被高高吊起,平稳地安放在大平板车上。凌晨1点钟,车队从窑岗村出发,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辆指挥车,打着双跳灯,在前方带路。中间是载着古窑的平板车,接着还是一辆平板车,上面装载了50吨的铁块,*是“吊王”。“为保证一路畅通无阻,我们于7点钟沿着运输路线探察了一次,对每一处可能遇到的障碍物都一一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考古专家说。
车队沿长虹南路缓慢行驶,穿过集庆门外,就来到热闹的水西门一带,沿途车辆较多,行驶非常缓慢。特别是到了莫愁路上,转弯进入秣陵路,除了汽车外,这里不断有行人出现,考古人员只得步行在车队两旁提示。来到目的地王府大街,已经是凌晨2点20分了。这段5公里左右的路“走”了近1个半小时。记者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此等候,他们拉起了警戒线,暂时关闭附近的停车场,确保吊运中无车辆经过。这时候,走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平板车顺利地停靠路边,古窑安然无恙。工人把另一辆平板车上的铁块取下放在吊车上,起到压重的作用。王总告诉记者,城里的环境与野外不同,起吊高,难度系数大,所以用上了一根直径达7厘米的钢丝绳。
03:30
古窑被吊至10米高绕过树木落地
3点30分,一切调整完毕。在公安*的配合下,长臂大吊车一声轰鸣,重达40吨的古窑丝毫未晃动,平稳地被悬吊在空中。吊至10米高后,绕过行道树和路灯,工人们用绳索将古窑在空中定位。“必须仔细查看,要一次下降成功,因为场地有限,地下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沉坑,大小比古窑四边多出不到一米宽,必须准确。”记者看见,空中的古窑在长吊臂的缓缓平移下,慢慢开始下落。此时,几名考古人在沉坑里摆放了一些木块。专家解释说:“是为了防止槽钢变形,木块可以起缓冲作用,否则古窑会发生断裂,一旦出现断裂,就麻烦了,要修复起来十分困难。”
4点20分,古窑基本安装就位,异常艰巨的“搬家”任务完成了。“这是*历史上最重文物的一次搬迁,也是在今年4月18日成功地把一座六朝古墓搬迁到朝天宫后山之后又一次尝试。此次搬迁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的文物保护课题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依据。”清晨5点,天边微微露出了一点红晕,忙碌了一夜的博物馆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就位后很快就会采取方案,下一步究竟是先拆包装,还是先搭建亭子,还待再研究,*,我们还要对古窑做防霉、防水等各项处理,之前,已经做好了一条排水沟。”不久,市民就能看到,明代的皇家古窑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了。
明代皇家御窑为“窑岗村”正了名
今年初,原南京锅厂拆迁工地上传来消息,工人在挖土时,发现了大量琉璃瓦当瓷片。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立即展开勘探,经过半年多考古挖掘,专家推断这是一处专门烧制明故宫、明孝陵和明代大报恩寺上建筑构件的明代皇家御窑址。“从正面看这片瓦当,刻有凸起的龙身,一片片鳞片清晰可见,龙的爪子,一共有五只,按照明朝制度,只有皇家才能使用五趾龙纹。除了龙形构件外,还发现了凤纹、番莲纹等一大批植物、花卉图案的琉璃构件。这与《大明会典》记载完全一致了。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从洪武二十六年在城南聚宝山建立了72座琉璃窑,地点就在发掘御窑所在地雨花台地区的眼香庙、芙蓉山一带,流传至今的“窑岗村”成了这里的地名。
然而,窑岗村,有其名,并无窑可寻。幸运的是,今年9月,两座保存完好的古窑露出了真容,为窑岗村正了名。
听说前天晚上古窑将搬运进城,记者从晚上9点开始就在窑岗村等候。寒风中,包裹成铁葫芦似的古窑静静地候在工地上,一辆有20个车轮的斯太尔王大平板车早已停靠在旁边,几名工人摆弄着粗壮的钢绳,做着吊装前的准备。记者了解到,负责此次搬运的正是8月6日成功吊运大报恩寺遗址铁函的南京大件公司,为了确保古窑的平稳吊运,特别使用了目前南京*的一辆220吨的吊机王。
11点20分,记者在夜色中见到了这辆德国原装进口的吊车的影子。为了确保古窑的安全,博物馆、运输单位和包装方在现场召开了碰头会,推选大件公司严工程师为总指挥。据考古专家介绍说,这座古窑重量近40吨,为了安全地把古窑运进城,博物馆请来了富有经验的宜兴一家文物保护公司,对古窑进行了整体“打包”。“这座古窑规模*,长8.2米,宽4.5米,高3米,因为是砖土结构,如坍塌或断裂后果不堪设想,运输中要保证绝对平稳,这个打包方案是经过反复论证的。”负责打包的王总说。记者看见,古窑被槽钢、工字钢上下左右捆绑焊接着,在钢架与古窑之间,填满了聚氨酯发泡塑料填缝定型,在墓底打上了一层厚厚的防腐钢板,窑的上方还盖了防雨布。
02:20
5公里的路“走”了1小时20分钟
考古专家说,搬运这样大的文物,在*尚属首次。所以准备工作十分缓慢,施工队把6根钢丝绳套在6个定位点上,再用木板进行加固。在起吊前,将钢丝绳收紧,实验了两次,确保古窑吊起时绝对处于平稳状态,不出问题。施工人员用对讲机进行合作,0点30分,重近40吨的古窑被高高吊起,平稳地安放在大平板车上。凌晨1点钟,车队从窑岗村出发,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辆指挥车,打着双跳灯,在前方带路。中间是载着古窑的平板车,接着还是一辆平板车,上面装载了50吨的铁块,*是“吊王”。“为保证一路畅通无阻,我们于7点钟沿着运输路线探察了一次,对每一处可能遇到的障碍物都一一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考古专家说。
车队沿长虹南路缓慢行驶,穿过集庆门外,就来到热闹的水西门一带,沿途车辆较多,行驶非常缓慢。特别是到了莫愁路上,转弯进入秣陵路,除了汽车外,这里不断有行人出现,考古人员只得步行在车队两旁提示。来到目的地王府大街,已经是凌晨2点20分了。这段5公里左右的路“走”了近1个半小时。记者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此等候,他们拉起了警戒线,暂时关闭附近的停车场,确保吊运中无车辆经过。这时候,走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平板车顺利地停靠路边,古窑安然无恙。工人把另一辆平板车上的铁块取下放在吊车上,起到压重的作用。王总告诉记者,城里的环境与野外不同,起吊高,难度系数大,所以用上了一根直径达7厘米的钢丝绳。
03:30
古窑被吊至10米高绕过树木落地
3点30分,一切调整完毕。在公安*的配合下,长臂大吊车一声轰鸣,重达40吨的古窑丝毫未晃动,平稳地被悬吊在空中。吊至10米高后,绕过行道树和路灯,工人们用绳索将古窑在空中定位。“必须仔细查看,要一次下降成功,因为场地有限,地下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沉坑,大小比古窑四边多出不到一米宽,必须准确。”记者看见,空中的古窑在长吊臂的缓缓平移下,慢慢开始下落。此时,几名考古人在沉坑里摆放了一些木块。专家解释说:“是为了防止槽钢变形,木块可以起缓冲作用,否则古窑会发生断裂,一旦出现断裂,就麻烦了,要修复起来十分困难。”
4点20分,古窑基本安装就位,异常艰巨的“搬家”任务完成了。“这是*历史上最重文物的一次搬迁,也是在今年4月18日成功地把一座六朝古墓搬迁到朝天宫后山之后又一次尝试。此次搬迁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的文物保护课题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依据。”清晨5点,天边微微露出了一点红晕,忙碌了一夜的博物馆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就位后很快就会采取方案,下一步究竟是先拆包装,还是先搭建亭子,还待再研究,*,我们还要对古窑做防霉、防水等各项处理,之前,已经做好了一条排水沟。”不久,市民就能看到,明代的皇家古窑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了。
明代皇家御窑为“窑岗村”正了名
今年初,原南京锅厂拆迁工地上传来消息,工人在挖土时,发现了大量琉璃瓦当瓷片。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立即展开勘探,经过半年多考古挖掘,专家推断这是一处专门烧制明故宫、明孝陵和明代大报恩寺上建筑构件的明代皇家御窑址。“从正面看这片瓦当,刻有凸起的龙身,一片片鳞片清晰可见,龙的爪子,一共有五只,按照明朝制度,只有皇家才能使用五趾龙纹。除了龙形构件外,还发现了凤纹、番莲纹等一大批植物、花卉图案的琉璃构件。这与《大明会典》记载完全一致了。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从洪武二十六年在城南聚宝山建立了72座琉璃窑,地点就在发掘御窑所在地雨花台地区的眼香庙、芙蓉山一带,流传至今的“窑岗村”成了这里的地名。
然而,窑岗村,有其名,并无窑可寻。幸运的是,今年9月,两座保存完好的古窑露出了真容,为窑岗村正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