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网合作机构 > 培训机构 >

宏通科技

欢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位置:培训资讯 > 民办教育:“企业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较量

民办教育:“企业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较量

日期:2009-06-10 10:45:16     浏览:530    来源:宏通科技
“民办教育不好搞”,所有民办学校的负责人都这么说;“民办教育前景好”,所有民办学校的负责人也承认。都说民办教育或者职业教育都是朝阳产业,但既然是新产业,民办教育总是处在风头浪尖上。如果大刀阔斧、抢先冒进,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反面典型成为众矢之的;如果如履薄冰、偏安一隅,则会被朝阳下的众多竞争者挤垮踩踏。民办教育如何做、路如何走,那就要看“企业家”与“教育家”的较量结果了。

民办教育的主体首先是教育,所以民办教育首先要做一名“教育家”,这里的“教育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1977年,文革刚刚结束,百业待兴,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教授在目睹广大青年失学、失业、失意、失望的情况下,创办了国内*所民办函授*——北京汉语言文学自修*。1984年,李燕杰教授致信给邓小平同志时说到:“我们多办一所*,*就可能少开一所监狱;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应该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邓小平很快回信,并将北京汉语言文学自修*命名为北京自修*,还亲笔题写了校名。这就是教育家精神。温总理在06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他所指的问题核心,应是以教育家的精神办学。何谓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就是能够从人才角度出发,依托教育理念、采用教育手段,让学生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并能够学以致用且在今后的道路上有发展潜力,同时能够为社会、为*的发展提供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资源,这才是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强调的是教育的目的性,明确了目的才能付诸于实践,但只有目的而忽略措施方法,实践再努力也有可能南辕北辙,或者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所以,办教育必须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同时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高等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以理论为主的知识精英,这个目的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无疑成为了金字塔的塔尖,只能满足小众,且并不能直接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只能靠理论联系实际按这一真理在工作过程中知识再造,才能做到产出效益的结果。而且由于传统教育的小众思想与扩大招生规模的措施相悖,所以造成大量教育资源浪费,学生就业率过低,出现毕业即失业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且,由于目的的不切实际,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者知识老化,毕业生只能在进入社会的同时接受继续教育,甚至重新教育。

当然,传统教育的优势在于对于各项专业领域的理论体系深而广,这是民办教育所不能企及的,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师资大部分都是未出过学校门的学究派,他们自己都不能真正了解社会的现在需求,更何况让自己的弟子们能够学到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了,更不用提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了。专业设置、教材使用、师资聘请这些都是属于方法论的,这些资源设置的不合理,势必导致恶劣的后果。所以,在方法论上,教育家要有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无疑是资源配置的高手,同时也是市场方向把握的高手,敢于创新、敢于冒险也是企业家的特点,企业家精神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并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利润*化的这种论调早已经过时了,同时也被事实验证为错误的。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非目的。企业可以追求短期利润,但无法保证长期利润的实现。所以大部分企业都在辉煌过后夭折了。这些企业顶多叫做作坊,不具备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本着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来寻找市场、配置资源、组织生产、营销推广,而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自己的产品能够持续拥有社会需求。所以,企业先市场后产品,这样产品才能够为人所需,确定了市场、确定了产品,然后要保证产品的品质、产品更新升级的持续。所以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是不可能的,追求短期利益的企业会成为“热得快”和“死得快”。

目前很多民办学校都是借着学校的壳子办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一方面发挥营销推广的力量夸大宣传,一方面低成本聘请无经验教师,或者教学质量差,或者食宿条件差,造成报名的多、退学的多、投诉的多,这就是典型的“伪教育”、“真企业”。学生毕业了,社会照样不认可。给人以民办教育不可信任的感觉。这和当年的“温州现象”何其相似。这些企业是不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同时也并没有教育家精神。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元素之一,所以,像目前无论是传统高等教育还是民办学校,缺少的就是诚信。一是不考虑实际盲目的自信,一是故意的欺骗,这都和企业家精神相悖的。所以成为目前社会对教育行业不满的因素。

在*经济发展论坛上,弘博软件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巴能军提出弘博“要做有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家”,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但作为民办教育,“要做有教育家精神的企业家”,虽然是同样的字,如果顺序不一样,那意义也就不一样了。前者的主体是教育家,教育家是不计成本的,虽然有企业家精神作为定语,但毕竟是*保证学校运转,学校只要按照企业家精神的资源配置、市场评估、专业设置就够了,不需要过多考虑经济基础。而民办教育就不一样了,民办教育的投入来源于民间,这些投入是需要回报的,并且如果维持运转,所消耗的资源需要社会来弥补。所以民办教育是以盈利为基础的,只有持续盈利才能持续发展,所以民办教育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企业。但纯粹的拥有企业家精神无疑是饮鸩止渴,因为教育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因为最终毕业的学生要循环使用于社会各个角落,其资源的无穷再生的特殊性,是与其他产品不同的地方。所以,企业家也要拥有教育精神,那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要为社会的现在所用,还要有升级能力和自我再造能力。教育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先要通过满足市场需要实现自我生存,然后才能积极的作用于社会。所以,民办教育就要摒弃短期利益,更不要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用虚假宣传来吸引学员就读,低成本和大规模无疑是相矛盾的。所以,目前民办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民办教育为了短期利益而虚假宣传从而出现低成本和扩大生产的矛盾,造成不伦不类的毕业生出现在社会上。这样的毕业生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更不适合社会的需求。所以,民办教育必须要做有教育家精神的企业家,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一方面利用教育家精神来弥补作为企业家所存在的只追求效益的劣势。

当一所民办高校在“企业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中间徘徊时,这所学校就相比只为盈利赚钱的企业来说已经算是比较进步的了。如果能够达到“企业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和谐境界,那将是民办教育的*境界。
如果本页不是您要找的课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