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目前网络*的学习,并不全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绝大多数的学生们还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到固定的教学点去上课(仅有少数院校和少数网络发达地区完全采取网络教学的形式)。目前之所以采取这种“土”办法,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目前*各地的信息基础设施差距非常大,而且拨号上网的学员来说,带宽不够:一般只能享受到40K左右的传输速率,即使安装了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也只能达到128K。以这样的传输速率接收一小时的实时教学,几乎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二是因为收费太贵,如果按目前163、169上网费用每小时4元计算,再加上电话费,按市话每3分针9分钱计算(更别提长途了),一小时的总花费就是5.8元,每天上网一个小时,一年下来就是2000多元,再加上学费,有多少学生能承受?
目前,各试点院校的技术路线不尽相同。就授课环节来说,有的采用*电信宽带多媒体传输网(即ATM网),如北京邮电*;有的采用行业专用网,如北方交通*使用的是铁路数据网;有的是采用有线电视网,如浙江*;有的采取的是卫星数字传输系统。从教育部日前进行的调查,视频会议系统是比较普遍应用的一种方式。大多数试点院校都是数种传输形式并用,清华*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清华*的现代远程教育过程是这样的:将教学活动(教师讲课直播或播放课件)先通过卫星传送到分布在*各地的70个教学点,然后分别由当地的教学点、互联网局域网和有限电视台进行接收,传输到后两者的信息可通过当地的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传送到学生的家中,学生可在家中上课,而采用前者学生则只能到教学点的教室去上课,由于接收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学生占清华网上*学生的大多数。清华*称这种多种传输方式并用为“天地合一,三网互补”。
对于目前的网络*来说,大多数的授课时间还只是单向的,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可以实现互动的方式主要有宽带互联网和卫星数字传输两种形式,前者大多数地方不通,后者成本高得惊人,因此互动的方式一般只用于答疑时间。
解决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最常见的方式是学生在BBS上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通过E-mail向老师提问并得到解答。
另外,学生可以访问当地教学点的多媒体课件服务器,浏览教师的课件,有些学校还免费提供给学生课程的光盘,以供学生自学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