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它也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基础*。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 高一地理 必修二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提纲
*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与发展*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 措施 ,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 文化 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一、 人口的迁移
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家流向发达*;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政治政策影响大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 教育 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 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高一地理知识点
一、 环境承载力
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是发展*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地理常识总结
1、*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的内海。
15、**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的半岛,山东半岛是*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是一个多地震的*,台湾省是*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陆地相邻的*有15个。
20、东面同*相邻的*有朝鲜。
21、北面同*相邻的*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相邻的*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相邻的*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相邻的*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相邻的*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隔海相望的*有6个。
27、东面同*隔海相望的*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隔海相望的*为菲律宾。
29、南面同*隔海相望的*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 市)、乡(镇)三级。
31、*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面积*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的西北部,其人民*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所在地长春市是*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 元旦 到 春节 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的西北部,人民*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所在地昆明市,是*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地理应该怎么学
*、培养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对地理*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四、中学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 方法 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涉及到时区时差,多画图,多理解,多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的。另外也可以记忆一些 顺口溜 等,比如记忆亚欧分界线时可以这样来记—“两乌里大黑土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第五、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地理的学习脱离图来说话那是很难走远的,多看大、小地图,注意不同类别的图,河流、山脉、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脑中有图存在的。特别是*地理离开了图,那知识点基本也就没有依附了,*地理可以多描图,比如描下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然后根据图填写发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内主要地形区等。
第六、我做题实战,是骡子是马,到题目上见。题目浩如烟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环节所设计的题目,做题当中一定要独立完成,切忌翻书抄袭等,自欺欺人害得还是自己啊!老师讲解完题目后要学会 反思 ,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呢?是粗心大意还是真有知识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荆州,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级的错误!真有漏洞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总结整理,比如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那就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类,自然条件又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农业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如果答题丢了某一点,要在 笔记本 上有所体现,后不再犯。
第七、自己要经常我做阶段性总结,要有自己的 学习计划 。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试结束后,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总结,分析一下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从而进行调节和完善。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基础归纳
★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小结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 地理高一必修二笔记内容小结
★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
★ 地理高一必修2*章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script")[0]; s..(hm, s);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有哪些?学习地理的重要任务是背诵,若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想必会更好记忆。一起来看看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目录▼▼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地理记忆口诀
高一地理记忆顺口溜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 秋分 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b)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a)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b)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2.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b)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a)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7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b)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东北风温暖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a)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全年盛行西风。分布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补充:在高气压,信风和极地风带控制下,干旱;在低气压和盛行西风带控制下,湿润
3.常见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a)气团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b)冷锋和暖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例如:冬季春大风、寒潮、沙尘暴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例如:春、夏南方降水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运动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下沉,多晴朗、干燥天气
4.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应对气候变化的 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第六。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a)褶皱山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b)断块山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c)火山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a)运输线路结构: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b)线路分布格局: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线路延伸方向: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a)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以河谷为例)b)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冲积平原为例)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a)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b)便捷的对外联系和运输c)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基础,呈纬向带状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为基础,呈经向带状分布。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点
中心商务区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一般位于市中心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①市中心②CB外侧③街道两侧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同类工厂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①环境不好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行政机构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 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郊区卫星城、农业区、住宅城市外围为城市服务
①占有空间的是住宅区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
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理论: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②嵌套包围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
第二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家更突出)
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
发达*发展*家
起步早晚
城市化水平高低
城市人口少多
现代发展速度慢快
与经济关系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现代新动向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
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
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
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建筑结构
围墙,*: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
*: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
● 高一地理必修一记忆 顺口溜
滔滔入东海,涓涓青藏源;
全长六千三,流域百八万;
亚洲*河,世界位居三。
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断。
政区过,青蜀藏与滇;
中游鄂湘赣,下游苏沪皖,
金沙经横断①,虎跳峡云南;
上游落差大,龚嘴站四川;
瞿巫西三峡②,电站正在建。
葛洲坝枢纽,长江水横拦。
中游江面宽,“九曲回肠”弯;
洞庭鄱阳湖,沅湘汉江赣;
支流南北布,汛期易排险。
下游阔又深,江口与海连。
自古航运重,“黄金水道”赞。
①金沙,金沙江。横断,横断山区。
②瞿巫西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记忆口诀
(1)地理概况
东北三大省,黑吉辽简称。
黑北漠河镇,“极村”“不夜城”。
地形之特征,外山平原中。
大小兴安岭,西北“人字形。
东部长白山,天池绮丽景。
东北大平原,松辽三组成①。
肥厚耕地阔,“沃野千里”平。
(2)气候与农业
气候之特征,冬长又寒冷;
河冰坚且厚,航运半年通。
积雪和冻土,水丰好墒情。
夏季短且暖,七八月为盛。
农作物玉米,大豆最著名;
春小麦甜菜,苹果产辽东。
一年一熟主,农业基地重。
(3)自然资源
木材基地重,长白兴安岭;
红松木优质,落叶松有名。
貂皮鹿茸参,东北“三宝”称。
东北之水库,*松花湖。
河流流量大,水能亦丰富;
白山水电站,丰满须记住。
本区矿产多种,石油煤铁为重。
辽河吉林油田,最重须记大庆;
鞍山本溪铁矿,阜鸡鹤煤著名②;
露天采煤抚顺,矿产综合利用。
(4)城市、工业、交通
东北三大省,工业类型重。
哈尔滨机电,长春“汽车城”;
沈阳属机械,鞍钢最著名。
铁路稠密网,骨架“丁”字形;
哈尔滨沈阳,南北枢纽重。
大连不冻港,航线八方通。
①松辽,松辽平原。三,三江平原。
②阜,阜新。鸡,鸡西。鹤,鹤岗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点
★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 高一地理知识点必修一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行星地球)
★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阶段地理知识点归纳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script")[0]; s..(hm, s); })();高中地理必修一要用什么教辅比较好? 王后雄?薛金星?五三?教材帮?
高中地理必修一要用什么教辅比较好? 王后雄?薛金星?五三?教材帮? 其实各类参考书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能吃透一本书就不错了,市场上这些参考书往往大同小异,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也基本没差。关键是买一本书就要把一本书看透,看透每一个知识点,理解每一道题。
如果一定要推荐的话就五三吧,个人用过感觉不错,题难度适中,知识点也比较好吧,扩充套件的很合适。
王后雄的题目接近高考难度,如果你作为同步辅导的话可能会打击自信心。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难度是必须的。如果你能理解这本书的话,对日后一定大有裨益。
薛金星的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也不乏一些有难度的题。不过它的文字量可能比较大,你要做好花时间啃它的准备。
五三,高中必刷题,有真题演练习,有知识点,是高中必备教辅
【教辅】薛金星的中学教材全解和王后雄的完全解读哪个好? 中学教材全解相对简单些,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相对难,但课本题有解析
如果你们学的比较难且爱留书上作业,就用王后雄吧
若你们以学校订的练习册为主,看薛金星的全解
王后雄的题偏,难。适合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想拓展视野的学生。薛金星的题基础性较强,适合一般学生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好 还是薛金星的教材全解好?
谢金星好,太全了!我从*就用这,现在上高三。这是**的教材,千万别错过。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和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哪个好?王后雄的话应该比较全面些,毕竟现在很多高中也都是用王后雄的,其实关键还是要看你自己会不会认真做
高中地理必修1教辅 高中地理地图册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一份卷子也很重要 不求多求精 充分搞懂一道比不清不楚搞十道都好(这是我经验,这种方法让我每次都全校*)
薛金星
王后雄更加深奥
你找适合自己的就好了,教辅太多了,挑肯定会挑花了眼,单单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这没有定论。
你借来看看内容,他们分的板块,觉得对自己帮助更大的就好。
偏例题多的,还是偏练习多的,或者基础练习多的,能力提升多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事物与现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山川面貌、星辰运行等自然地理的内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旅游等人文层面的印记。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红楼梦必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考物理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 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 第四纪 大冰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 相互交替, 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 温暖期 较长, 寒冷期 偏短; 湿润期 与 干旱期 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 为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 5000 年到前 1500 年的
温暖期 期;另一次是 十五世纪 以来的 寒冷 期。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上升 趋势,近现代全球陆地 降水量 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3 雪线:
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地理常识总结
1、*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的内海。
15、**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的半岛,山东半岛是*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是一个多地震的*,台湾省是*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陆地相邻的*有15个。
20、东面同*相邻的*有朝鲜。
21、北面同*相邻的*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相邻的*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相邻的*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相邻的*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相邻的*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隔海相望的*有6个。
27、东面同*隔海相望的*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隔海相望的*为菲律宾。
29、南面同*隔海相望的*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面积*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的西北部,其人民*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 文化 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所在地长春市是*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 元旦 到 春节 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的西北部,人民*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所在地昆明市,是*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学好地理的 方法
1、学会概括。
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例如南亚地型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做成 思维导图 ,会让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掌握。
3、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4、抓重点概念。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
5、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6、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7、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归纳
★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
★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运动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script")[0]; s..(hm, s);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提纲知识点总结
*化学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
表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②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
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 水稻土
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学习地理的 方法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地理常识总结
1、*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的内海。
15、**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的半岛,山东半岛是*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是一个多地震的*,台湾省是*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陆地相邻的*有15个。
20、东面同*相邻的*有朝鲜。
21、北面同*相邻的*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相邻的*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相邻的*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相邻的*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相邻的*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隔海相望的*有6个。
27、东面同*隔海相望的*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隔海相望的*为菲律宾。
29、南面同*隔海相望的*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面积*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的西北部,其人民*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 文化 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所在地长春市是*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 元旦 到 春节 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的西北部,人民*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所在地昆明市,是*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归纳
★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script")[0]; s..(hm, s); })();